短耳的兔子 作品

第335章 陆则衍的“视频助攻”·罕见病的影像对比(第3页)

他顿了顿,指尖在报告边缘敲了敲:“就像拼图,少了哪一块都不完整。老顾现在能自己咽粥,不是单靠中药,也不是单靠西药,是所有法子凑在一起,才让他从‘连喝水都怕’变成‘能惦记着吃点啥’。”

连线快结束时,陆则衍忽然朝屏幕里的苏怀瑾抬了抬下巴,眼里带着点笑意:“对了,有个小事——老顾昨天跟我念叨,说想念中心药膳坊林老师熬的茯苓山药粥了,还问‘苏医生从瑞士回来,能不能让林老师先给他熬一碗?’他说上次喝的时候,觉得山药炖得特别软,不用使劲嚼。”

这话一出,严肃的会议厅里忽然响起几声低低的笑。皮埃尔教授放下了笔,指尖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小小的粥碗;艾伦教授抬头时,镜片后的目光柔和了不少——他们或许不懂“寒湿困脾”“气机调畅”这些词,但一定懂“能惦记着一碗粥”对重病患者意味着什么。

苏怀瑾看着屏幕里陆则衍身后,护士正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走进病房,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医学的终极目标,不就是让患者能好好吃饭、好好惦记着下一餐吗?无论是中医的“温阳”,还是西医的“调控”,最终都要落到这样具体的生活里,才算是真的有意义。

她看向台下,发现刚才提问的皮埃尔教授正对着助手点头,嘴唇动了动,虽然听不清,但口型像是在说“值得研究”。阳光透过穹顶的玻璃天窗照进来,落在大屏幕上老顾的造影对比图上,把“干预后”三个字照得格外清晰——那上面不仅有数据,还有藏在数据背后的、重新活过来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