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这样的桥段,小说都不敢写,实在太不要脸了!(第2页)
拉格拉日(分析数学之父)、拉普拉斯(分析概论之父)、达朗贝尔(达朗贝尔原理)
勒让德(解析数论之父)、蒙日(画法几何学之父)、彭赛列(射影几何学之父)、柯西(柯西不等式)
傅里叶(傅里叶变换)、庞加莱(庞加莱猜想)、伽罗华(群论之父)、格罗藤迪克(现代代数几何之父)
以上的这些大师,身兼数科:力学、光学、动力学、机械学......。
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恐怖如斯的存在,不要说放在十七十八世纪了。
就是放在今天也是了不得的存在,随便拉出一个都是很能打的那种。
就是这么多了不起的大人物,居然都还相互认识,而且很熟悉。
只能说欧洲实在太小了。
他们不光认识,其实他们都是同学,对的,没错这些大牛都是同学。
因为他们通通在同一个学院学习——梅森学院。
同一个学院居然能培养出这么多‘之父’简直太恐怖了。
上面只是稍微的列举,在梅森学院学习的大拿可不只这些,前前后后一共有140多个。
对于任何教育机构而言,这种人才,但凡能有一个就谢天谢地了。
可人家梅森学院一共培养出了140多个。
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人才的梅森学院一定很牛逼吧。
这种教育界的奇葩,那名头不比什么哈佛、牛津大了去了?
可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呢?
这就很不符合常理了。
事实上,这个创建于十七世纪的学院,它只是个修道院。
没错梅森学院就是梅森修道院,梅森修道院就是梅森学院。
修道院当然是培养传教士的,而这些传教士也就是百年翻译运动的骨干。
很显然上述的那些科学大牛都是这些传教士笔下生出来的。
估计他们的翻译工作实在太过繁重。
在设计这些人物的时候比较马虎,所以这些大咖们既没有爹妈,也没有传承,统统被设计成绝户人。
没人有后代,一个都没有。
崇祯死于1644年,然后老朱家那些不争气的后代,让辫子捡了漏。
为了维持统治,辫子朝一边在国内阉割文化,一边又与西方人狼狈为奸。
大量的龙国先进文明被西方人剽窃。
然后开展了一百多年轰轰烈烈的大翻译时代。
丝绸、茶叶、瓷器在龙国来说正常的消费品,却是那个时代西方贵族的奢侈品。
就好比一个普通人买件衣服,穿不了两三个月就要扔了换新的。
而这件要扔掉的衣服,却被某个国家的贵族阶层视为珍宝。
这种贵族含金量能有多高?
科技能有多先进?
所以十七十八世纪的西方是什么情况,稍有逻辑就不难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