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找合作伙伴(第2页)
未来城毕竟不是国防项目,水边城要真的不管,刘阳还真的没太好的办法。
好在水边城这个部长还不错,是个实在人。
出了装备部,刘阳又赶往兵器工业集团。
难得进城,刘阳准备把手头的好几件事都落实一下。
其中就包括核电池的量产。
前段时间刘阳就跟兵器工业的董事长周环联系过,希望他能帮忙找一家做电池的军工厂。
刘阳打算以黄土崖研究所的身份跟厂家合作生产核电池。
这次合作和以前的单兵机甲、高端工业机床、蝗虫无人机合作不一样,以前刘阳算是把技术送给这些厂家。
现在刘阳已经是黄土崖研究所的所长了,手头还有那么多的项目等着开展,全都靠国家拨款的话,估计每年国家的科研经费大头都要被黄土崖研究所拿走了。
那怎么能行?国内还有多少科研单位也需要钱呢。
正所谓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种蠢事刘阳自然不会做。
那么钱从哪里来呢?
刘阳早就想好了,技术入股。
黄土崖研究所出技术,然后找国资厂家合作,大家一起发财。
而核电池就是刘阳代表黄土崖研究所拿出来的第一个合作项目。
要是合作效果好,接下去刘阳就会不断的拿出各种新技术寻找合作单位。
一方面黄土崖研究所能有资金不断注入,让新的技术上马,同时还可以有资金注入未来城的建设。
此外合作方通过新技术新产品也能占领市场,发展壮大,并且培养人才。
可谓是一举多得。
这次周环帮忙联系的是龙江电源集团,原来的国营第 452 厂。
该企业前身为 1938 年成立的 “军政部汉阳电池修配所”,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唯一的军用电池生产基地,曾为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提供无线电设备电池保障。
1951 年划归解放军总后勤部,更名为 “国营龙江电源厂”,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军用锂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装置电源、第一代核潜艇储能电池等关键项目。
1998 年 该企业划归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转型为军民融合型高科技企业,现拥有武汉研发中心、汉南生产基地等三大园区,员工超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