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楚骏 作品

第111章 李渊定长安,初定大唐基(第3页)

在稳定长安局势和加强军事力量的同时,李渊还积极招揽人才。他深知,要成就大业,离不开人才的辅佐。于是,他广开言路,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都予以重用。一时间,天下英雄豪杰纷纷前来投奔,其中不乏许多后来在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房玄龄、杜如晦等。

房玄龄和杜如晦来到长安后,李渊亲自接见了他们。他见二人谈吐不凡,学识渊博,心中大喜,当即任命房玄龄为记室参军,杜如晦为兵曹参军。房玄龄和杜如晦感激涕零,决心尽心尽力辅佐李渊。此后,他们为李渊出谋划策,在许多重大决策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李渊的这些举措,并非一帆风顺。在他的阵营中,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有人认为,减租三年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军队的供给;还有人担心,重用一些出身低微的人才,会引起旧贵族的不满。面对这些质疑,李渊不为所动。他对众人说:“百姓乃国家之根本,若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我们的根基又怎能稳固?至于人才,只要有能力,就应该予以重用,不论出身贵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招揽到更多的贤才,成就大业。”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在李渊的努力下,长安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大唐的根基也初步奠定。而此时的天下,依然是群雄割据的局面。李密的瓦岗军、窦建德的夏军、王世充的郑军等,都是不可小觑的势力。李渊深知,要统一天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毫不畏惧,在李世民等一众谋士武将的辅佐下,他正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拉开帷幕 。

喜欢苏定方演义请大家收藏:()苏定方演义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