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542集:不肯离去的魂,未了的愿(第2页)

更远处的柳树下,一个穿青衫的书生魂魄正对着河水抄写诗句,他的动作很慢,笔尖悬在水面上,迟迟不肯落下。墨迹落在水面,瞬间化作乌有,连一丝涟漪都未曾留下,可他依旧执着地写着,仿佛只要写得足够认真,那些字就能永远留在水面上。灵珠映出他伏案疾书的模样:窗外的海棠开得正好,粉白的花瓣落在窗台上,沾了些许晨露。他的书桌上摆着一叠诗稿,最上面的那页写着“海棠诗·其一”,而桌角压着封未寄出的信,信封上写着“致晚晴姑娘”。

“那年春日宴上,我说要为你写满百首海棠诗,”他笔尖顿在“相思”二字上,泪水从虚化的眼眶里滚落,竟在青石板上洇出淡淡的湿痕——那是魂魄为数不多能留下的痕迹,“可等我凑齐了,你家却迁去了江南,我寻了三十年都没找着……早知道,当初就该放下笔墨追出去的。”他的声音很轻,像一阵风拂过,却带着沉甸甸的遗憾,让周围的魂魄都安静了几分。

肖飞望着这一幕幕,忽然想起在魔界见过的那些被魔气吞噬的怨念。彼时他以为执念皆是恶源,是滋生黑暗的土壤,只要斩断一切牵绊,就能换来清净。可此刻,他看着这些魂魄,看着他们眼底的光——那是老妇人对孩子的疼惜,是战友对承诺的坚守,是书生对遗憾的追悔——忽然明白,执念并非只有黑白两面。“原来并非所有执念都会堕入黑暗。”他低声道,指尖的灵玉微微发烫,像是在回应他的顿悟。那灵玉曾助他净化过无数邪祟,此刻却传递来一种温暖的力量,仿佛在告诉他,有些牵绊,本就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月飞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穗上的避邪令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她想起自己年少时斩杀的第一个妖魔,那妖怪化作一个老妪的模样,跪在地上哭着求饶,说她只是想找回被拐卖的孙女,哪怕只是看一眼也好。那时她只当是妖术,是迷惑人心的手段,毫不犹豫地挥剑斩下。可此刻望着忘川河边的魂魄,望着那个攥着麦芽糖的小女孩,她忽然明白,有些执念,原是跨越生死的牵绊,是即使化作厉鬼、堕为妖魔,也不肯放下的牵挂。“可总不能让他们一直耗在这里。”她看向雅玲,目光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灵珠能映照执念,能不能……让这些念想有个归宿?”

雅玲的指尖轻轻抚过灵珠,灵珠的光晕突然变得绵长,如丝带般缠绕住最靠近的老妇魂魄。老妇人似乎被这光芒惊扰,茫然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婆婆,您看。”雅玲轻声道,声音温柔得像春日的细雨,灵珠的光里突然浮现出一个白发老者的身影。

那老者正坐在人间的炕头,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婴孩画像,画像上的孩子眉眼清秀,额角有一颗小小的痣。老者一边用粗糙的手指抚摸着画像,一边落泪,泪水滴在画像上,晕开了一小片墨迹。画旁压着的,正是那片老妇魂牵梦萦的碎布,碎布上的桃花虽已褪色,却依旧清晰可辨。“您的孙儿当年被路过的医者救下,”雅玲的声音继续响起,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他记得您给他绣的桃花,记得您藏他的炕洞,记得您说等他长大了,要教他种桃树。如今他在洛阳开了家药铺,专治小儿杂症,每年清明都会带着桃花酒,去您战死的地方烧纸,跟您说说话。”

老妇魂魄愣住了,虚化的手颤抖着伸向光晕中的老者,指尖在触碰到老者脸颊的瞬间,老者像是感应到了什么,突然对着空气说了一句:“奶奶,今年的桃花开得可好了,您要是还在,肯定喜欢。”老妇人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这一次,不再是绝望的哭泣,而是带着释然的哽咽。“像……真像他爹……”她喃喃道,眼眶里的愁绪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柔的暖意,仿佛积攒了千年的寒冰终于开始融化。当灵珠的光散去时,她转身望向轮回桥,脚步轻快得像卸下了千斤重担,走了几步,还回头望了望河面,像是在跟过去的自己告别。

这一幕让周围的魂魄骚动起来,他们像是看到了希望,纷纷涌向雅玲,原本凝滞的空气变得涌动起来。“姑娘,求求你,让我看看我家柱子……”“我娘子是不是还在等我?”“我的小孙子,他还记得我吗?”无数声音交织在一起,有恳求,有期盼,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他们害怕看到不好的结局,害怕自己的等待终究成了一场空。

雅玲深吸一口气,将灵珠举得更高,灵珠的光芒越来越盛,如同一轮小小的太阳,将无数人间的景象送入魂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