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596集:传承之责,新的守护者(第2页)

“雅玲姐姐,今天教我们跟花儿说话吗?”梳着双丫髻的小丫头举着朵蒲公英,奶声奶气地问。她叫安安,是浩劫时被遗弃在灵谷入口的,当时怀里还抱着这株蒲公英,如今那蒲公英已在灵谷扎了根,长成了一片白色的花海。

雅玲笑着点头,指尖轻轻一点,安安手里的蒲公英突然飞了起来,在空中转了个圈,化作点点金光,落在每个孩子的眉心。金光渗入皮肤的瞬间,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叹——他们听见了泥土里蚯蚓翻身的声音,听见了草叶舒展的轻响,听见了溪水里鱼儿吐泡泡的咕嘟声。

“这就是五界灵力。”雅玲的声音温柔得像春风,“天有清气,地有浊气,人有血气,灵有生气,魔有戾气。它们本来是和睦相处的,就像咱们灵谷的花和草,各长各的,却能凑成好看的景致。”

她站起身,张开双臂。随着她的动作,空地上突然冒出大片的三叶草,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晨光里闪闪发亮。更远处的桃树簌簌作响,枝头瞬间挂满了粉白色的花苞,仿佛下一秒就要绽放。

“浩劫前,我以为灵力只是用来战斗的。”雅玲看着孩子们惊讶的表情,眼底掠过一丝复杂,“我爹是灵谷的大祭司,他能调用整个山谷的灵力,却在守护结界时耗尽了生机。他临终前说,灵力最本真的样子,不是毁灭,是滋养。”

浩劫时,灵谷的结界被魔气侵蚀,是无数像安安这样的孩子,凭着天生纯净的心灵,与草木精灵产生共鸣,用最微弱的生气修补着结界的裂痕。雅玲那时才明白,感知灵力比操控灵力更重要。就像溪水要先知道自己要流向何方,才能绕过礁石,汇成江河。

“来,跟着我做。”雅玲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想象自己是棵小树苗,根须往泥土里钻,枝叶往天上长……”

孩子们依样画葫芦地闭上眼睛,小脸上满是认真。安安的眉头皱了皱,突然拉了拉身边男孩的衣角:“阿木,我好像听见土里有东西在哭。”

叫阿木的男孩愣了愣,也静下心来听了听,随即睁大眼睛:“真的!像是受伤了!”

雅玲走过去,示意他们带路。两个孩子拉着她的手,走到一棵老槐树下。安安指着树根处:“就在这儿。”雅玲蹲下,指尖按在湿润的泥土上,一股微弱的、带着痛苦的灵力顺着指尖传来。她轻轻念动咒语,泥土缓缓分开,露出一条被石块压住的蚯蚓,半截身体已经变得僵硬。

“它快死了。”安安的眼圈红了。

雅玲没有说话,只是让孩子们伸出手,掌心对着蚯蚓。“把你们刚才感觉到的生气,轻轻送一点给它。”她引导着,“就像给口渴的小伙伴递水,别太急,也别太多。”

孩子们的掌心泛起淡淡的绿光,那光芒很微弱,却带着纯粹的暖意。绿光笼罩蚯蚓的瞬间,它僵硬的身体轻轻动了一下,被压住的部位慢慢舒展开来。

“它活了!”孩子们欢呼起来。

雅玲看着这一幕,嘴角弯起温柔的弧度。浩劫后,三界的灵力变得紊乱,魔气的余烬还残留在各个角落。成年人的心灵大多被恐惧和仇恨浸染,反而不如孩子们纯净的心灵,能轻易感知到灵力的流动。她开设这所学堂,不是要教出多么厉害的灵修,只是想让这些孩子记得——五界的灵力本是一体,守护这份和谐,比学会毁灭的法术更重要。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被家人接走,空地上只剩下雅玲和那棵发光的柳树。她坐在青石上,看着天边的晚霞,那里曾是魔气最浓重的地方,如今却染上了温暖的橘红色。

“阿爹,您看,”她轻声道,“新生的力量,正在慢慢长起来。”***肖飞把最后一卷竹简放进书柜时,窗外的月光刚好照在“三界典籍”四个字的牌匾上。书房里堆满了各种材质的记录载体,兽皮卷上画着上古阵法的图谱,青铜鼎的内壁刻着魔族的符文,最显眼的是墙角那堆来自人间的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

“咳咳。”他捂住嘴咳嗽起来,胸口传来熟悉的钝痛。浩劫时他为了抄录下魔界的功法弱点,被魔气侵入肺腑,从此落下了病根,一到阴雨天就咳得厉害。

“肖先生,该歇息了。”侍女端着药碗走进来,看着他苍白的脸色,忍不住劝道,“您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肖飞摆摆手,拿起案上的狼毫笔,在宣纸上写下“浩劫第三十七日”几个字。“有些事不能等。”他的声音有些沙哑,“那些亲历者会老去,记忆会模糊,若不记下来,后人只会把那场灾难当成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