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第2页)

而且,这样的老人一辈子都在村子里,对村子的人和事都很清楚,最合适的一点还是他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容易被上面的人忽略。

哪怕董光明打过招呼之类的,也不会特意交代一个赶牛车的老汉,嗯,是个可以打听事情的合适对象。

想到这里,他笑了笑,将手里的包子塞到了老汉怀里“老叔,吃吧,就当作我向你问点事情的报酬。

是这样的,我是从京都回来探亲的,早些年祖父带着一家子去了京都讨生活,可人嘛,讲究个落叶归根,世道艰难,回来一趟不容易,他老人家最后都是带着遗憾离世的。

唉!我父亲这几年年纪上来了,也总是念叨着老家的亲戚们。

这不,他身体……不大利索了,所以让我回来看看,方便的话,把人带去给他看看,算了了两辈人的心愿了。”

听他说完,老汉也没有立刻就信了他,虽然村里的确有些人家在饥荒战乱年活不下去了选择举家搬迁,可他也不会人家一说就信的。

所以包子他拿在手里没有动,“老侄啊,既然你来了百坡村,那就应该是从这里出去的,那你爷和你父亲叫啥名儿啊?说不准啊,我就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