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公交山人 作品

第22章 聚义厅上,梁山的怒火(第2页)

张文远拿着阵图研究了一中午,越看越是皱眉。

张文远倒是看懂了赵光义的意思,但他觉得赵光义的兵法水平就是纸上谈兵。

赵光义制定的阵图完全是按照纸面规矩来的:长枪兵克骑兵、刀盾兵克枪兵、弓兵克方阵、散阵克弓兵……

根据这些理论,赵光义将士兵一通摆,然后就把自己制定出来的阵法交给全天下学习,还学了上百年。

这简直是把作战当成了兵棋游戏。

就比如他那《平戎万全阵图》。

这一个大方阵需要十几万士兵参与,光是全阵摆开占地面积就接近一百平方公里。

张文远记得此时的东京汴梁,城内面积才五十多平方公里。

先不说哪个将领,有本事指挥十几万大军按照阵法行动,就算真把这阵法练出来了,放哪儿用呢?

整个华北平原都找不到几块能够让十几万大军摆开大阵的战场。

何况这个阵法大到如此程度,就算铺得开也运行不了。

前面的部队都已出去半个时辰,后面的部队还不知道要干啥呢。

张文远研究了一中午。

发现这些阵图由文人所画,想要理解其变化更是得有不错的文化功底,武将是看不懂的。这就使得这些阵法训练,必须由优秀的文官来指挥。

张文远能猜到赵光义当年之所以推广这些阵图,就是为了在以文御武的情况下达到对军队的指挥。

赵光义多半以为,文官的庙算真能够完全左右一场战争的结局。

张文远对于宋太宗纸上谈兵的阵法嗤之以鼻,但是看着看着却发现,这些阵图中还真有点好东西。

赵光义喜欢搞大布局,对于材料中的一些小规模战阵则没有兴趣插手。

大概是觉得这些小阵法不够展现他的雄才伟略。

反倒是把这些小型战阵的训练方法真的交给了有经验的武将去设计。

张文远以正常人的理解能力,都能看出这些战法很有道理。

“这么多阵型,也不知哪个最好用。”

“选个最基础简单的吧。”

张文远心想,“反正总比没得练要好。”

……

水泊梁山。

聚义厅上。

头把交椅空着,大案前焚了一炉好香。

第二把交椅坐着智多星吴用、第三把入云龙公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