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慕容彦达的能力(第2页)
“至于稀有级别的儒学技能,恐怕至少要是朱熹、王阳明那种了……”
张文远也不禁憧憬了一下。
虽然“儒学正宗”的熟练度只有20%,但是他接收了这么多知识,明白这20%的中品技能比起之前满级的刘、蒋二家儒学已经进步了非常多。
简单说,有了慕容彦达的记忆和这百分之二十的儒学技能,不考虑科举过程,光论实力,他真能考上进士。
得个前三甲不太可能,但是入围是手拿把掐的。
可惜,徽宗年间的科举水分很大,此时的科举制度还不完善,对参考者的身份也有较严格限制。
光是张文远当过小吏和武将这两点,想要再去考试,就难如登天了。
更何况现在都什么时候了。
徽宗年间,天下即将大乱。
再过个十几年,金兵南下,烽烟四起。
这时候考上进士有什么用?
“还得是手里有兵才能够挺直腰杆。”
不过这“儒学正宗”的实力也真不可小觑。
唯一可惜的是他的个人能力值太少,仅仅把“儒学正宗”学到20%,系统中“中军组织术”下面的文人点数停在96%。
“如果刚才先练儒学正宗,这会儿中军组织术应该就练成了吧。”
“不过暂时也不需要指挥大军打仗,先学了文人气度能够直接改变气质,反倒还更实用。”
“剩下的儒学技能,等再砍几个人练出来就是。”
张文远回味着脑海中的学术知识,只觉得这慕容彦达杀得实在是太值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张文远叫土兵端水洗了脸,立刻便让人拿来纸笔。
开始挥毫泼墨。
获得了“上品文人气度”和“儒学正宗”的修养后,张文远落笔时,字迹都有了些改变。
书法的架构虽还是一样,但所写出的字不再是之前那种美观却带匠气的公门字体,而俨然有了一种大家气度。
他所写的文词就更是流畅得体。
之前从宋江那里弄来的官府公文术,仅仅是能够让他应付各种公文写作而已,文采实在谈不上。
学习了刘高和蒋敬的四书五经之术及文人的气度后,张文远的文学造诣也就能应付个低级别文会,写两首反诗大概是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