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榨干慕容知府最后价值(第2页)
县尉此时痛骂杀慕容彦达的贼人,居然一点不脸红,真是令人佩服。
慕容彦达的管家与侄儿也是一脸哀痛,连忙请张文远进去。
张文远上香,洗手,在 后堂喝了杯茶,便同那慕容彦达的侄儿道:
“慕容知府作战之英勇,我已经写在军报之中呈递上去了,后续若有院司来问,我也会予以证实。”
慕容家的侄儿眼前一亮,连忙起身拱手告谢。
这才是他们对张文远如此优待的原因。
大宋的军功审核体系非常麻烦,从基层一直到州府级别要逐级上报审核,若有战死者还需专门让有司来验伤口。
这些事情,以慕容彦达的身份自然是都做完了。
但如果就这样老实上报,慕容彦达的死也就能算是个出战不利,无功无过。
慕容家想要运作 出一个为国捐躯的大宋忠臣来,那慕容彦达在临朐之战中就必须是积极应战、被奸细出卖、最终殉国的。
这个剧情完全是瞎编的,除了张文远的口供之外,没有任何证据。
而且这种军功,枢密院有专门的军功处审核,即使慕容家再有声望,也得走流程。
想要为慕容彦达请下这个功劳,必须要张文远的全力配合。
慕容家的子侄闻言连连感谢。
张文远又委婉说道:“只是在下的军功……”
那慕容家的子侄立刻说:“张县尉此战所立的大功,众所共睹。”
“我慕容家在京中也有一些叔伯能使得上力,必然为县尉请下这份功劳。”
张文远心中一笑。
这才是慕容彦达之死对他来说的最后一滴价值。
临朐之战他所立的功劳非同凡响。
这种级别的功劳,也别说他一个县尉,就算是知府级别也不一定能保证得下来。
而有了慕容家做背书,这一战的大功张文远应该可以拿足了。
张文远道谢了一番,在慕容家用过斋饭,慕容家专门为他给毛伯礼写了封信,让张文远带回去,方便在张文远升官前,提醒毛伯礼照顾一二。
张文远拿着信,第二天便离开了青州府。
回到临朐点齐兵马,准备回家。
现在他手下已经有两千三百土兵,真正有朝廷编制的仅仅八百人,鲁智深、杨志的一千二百新营,还有新编的三百选锋队,全都是黑户。
张文远也真是不得不抢功。
鲁智深得罪过高俅,杨志更是因为失窃生辰纲之事被梁中书追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