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吏道精熟张文远(第2页)

所谓官印债,就是给本地父母官借钱。

地方官上任,上头人要打点,手下的班子,要雇佣班头师爷,手头紧,便需借钱。

小门小户不敢借,怕地方官赖账,无处讨要。

只有一些胆子大的商人愿意给父母官借钱。

因为这种钱财纯凭父母官的一方官印做保证,所以便叫官印债。

西门庆知进退、会来事儿,给地方官借官印债。

遇上了倒债的时候,西门庆也不去强要,而是请求以包税权抵债。

地方官乐意少还钱,就把一些地方税收交给他去收。

这比放贷获利更多。

西门庆做了几轮这样的生意,身价迅速增长,已经是阳谷县里一等一的豪富。

至于那陈老爷,表面上只是个桐油贩子,但是却是宋徽宗面前大太监杨戬的亲家,和杨戬的干儿子结亲。

有了这重身份,别说是知县李达天了,就是东平府尹陈文昭都不敢拿西门庆怎么样。

张文远也算明白了西门庆的势力,不过他并不打算放弃。

虽然西门庆的实力是《金瓶梅》版本的,但现在还在其发展的早期。

以张文远郓城县尉的能力,想要解决他,也不至于太过困难。

起码西门庆不敢上堂,就说明他还没有能力和司法系统对抗,还没有到完全左右阳谷县事务的程度。

张文远对武松道:“咱们先回家,明天这事情我来帮兄弟办。”

几人回到武松的住处。

武松家境贫寒,也就搭了间破板房。

张文远等几人到他家里,横七竖八勉强睡了一晚。

那天晚上,张文远写了几封信,又重操旧业写了张供状。

第二天一早,直奔阳谷县衙。

张文远紧了紧护腕,拿起登闻鼓槌,用力敲。

县衙的登闻鼓一敲,知县不得不回应。

不一会儿,几个班头便臭着脸出来,将张文远和武松领了进去。

那阳谷知县早就和西门庆勾结在一起,见到张文远光明磊落地走进来,一身的文人气度尽显,顿时便明白这个人不好招惹。

李达天戒备地问道:“堂下何人?”

张文远没有理会,他又不是上告的人,不必回答。

只有武松向前一步,跪在地上,手举供状道:“大人,我大哥之死颇为蹊跷,如今我查得实情,来告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西门庆、潘金莲、王婆合伙毒杀武大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