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张叔夜招安(第2页)
“如今军中,先混迹江湖而后跻身高位的武官也不在少数。”
“将军入我济州府,州府上下定然一视同仁,对于将军手下兵马也绝没有侵占之意。”
张叔夜的诚意不可谓不大,能够让张文远留下自己原有军队。
可见他对于济州府的掌控也的确很深。
张叔夜能给张文远如此开价,也是因为看在张文远实力实在扩张太大。
他作为济州知府,留着梁山这么一个北部的大势力,实在是寝食难安。
而且张叔夜一时还真没有足够资源可以对梁山开战。
为了地方安全考虑,若是能够拉拢到张文远接受招安,对于济州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即便张叔夜开出如此高的条件,张文远依旧不为所动。
第二日,张文远便把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交给对方,让其回去报给张叔夜。
张文远原以为一封书信就能让对方死心,没想到三天之后,梁山手下士兵前来报,张叔夜的大公子张伯奋,又拿着书信前来。
张文远好奇地看着张伯奋走入聚义厅。
张伯奋也是大宋有名的忠臣,跟随张叔夜一起进京勤王。最后结局也是死在了陪徽、钦二帝北上的路上。
张叔夜还有个儿子张仲熊,也是文武全才。
不过张仲熊没有张伯奋和张叔夜这样的骨气,后来投降金人做了伪齐官员。
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张家一门能出两个大忠死节之臣,已经算是家风优良了。
张伯奋也就十几岁模样,颇有文气且声量强大,一看就是文武全才。
他见到张文远后,稍稍打量,便率先拱手行礼道:“在下奉爹爹之命,将一份手书送与张将军。”
张文远点点头,请张伯奋坐下,刚打开书信,张伯奋适时说道:
“将军,我家爹爹诚意十足,只要将军能够接受招安,爹爹愿为将军请下济州府都统制之职。”
这话一出,张文远心里一乐,这官位给得越来越大了。
济州都统制可以调动济州、博州、郓州等地的军队。
手下的兵马数量算起来能有五六万。
理论上,张文远现有的三十八个营全都可以接受招安吃上皇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