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借书之人(第2页)
方如今的意思是,假设刘文博就是闫建波的同伙,那么他极有可能在一个月前通过《天下名山胜景记》这本书向闫建波传递过情报。
第四,若是接头时间推后,有蒋进在图书馆里盯着,我们还有机会。”
以他目前的推测来看,刘文博只是个大一的学生,是日本人的可能性并不大,有可能是被闫建波策反拉下水的。
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应对方案:
如果是第四种还好,第二、第三种情况排查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
尽管,方如今知道张鑫华并非吴剑光,但他还是得这么做,长官就是长官,下属就是下属,身份这个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
方如今也知道,张鑫华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方如今提到的后面三种情况是建立在对方未被惊到的基础之上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聪明的猎物,只有愚笨的猎人。
而一旦他们落入了日谍的圈套,想要再抽身便不大可能了。
从闫建波传递情报,到闫建波接受情报,只是稍微换了一个思路,一切便霍然开朗起来。
作为下属,即使胸中再有沟壑,也只能是谦虚地给长官提出建议,最终还是要长官来拿主意。
“有话直说!”
第一,也是就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情况,接头人被惊到了。如此,案子会暂时陷入僵局。
就拿相对简单一点的第二种情况来说,图书馆一天进出的人流量少说也有几百人。
方如今道:“蒋进拉出了借阅这本书的名单,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思路,我想顺着这份名单查一查,也许名单上的某个人会与闫建波有联系。”
张鑫华挠挠头,时间的不确定性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方如今提出的这个思路同他不谋而合,希望是接头时间推后,这样还有回转的余地。
张鑫华旋即明白了。
如果闫建波伪装的足够好,刘文博这样不谙世事的学生是很容易被骗的。
自己的侦破思路确实走向了误区,误以为闫建波撕掉借书卡的目的是为了隐藏书的出处和“王波”的假身份,竟然忽略了借书卡上其他的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