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过树梢的熊 作品

第261章 柳暗花明(第2页)

说罢,悄悄地给老警察使了个颜色。

这是一种定制的火柴。梗粗长,头肥大。

张鑫华面无表情地对两名行动队员点点头,示意他们可以忙别的事情了。

这件事紧靠张鑫华一人自然也能解决,但临城站必须要拿出一个态度来,必须派员参与。

“张组长,如今特来向你报到!”

两个警察回头一看,先是一愣,但是很快就发现问话的年轻人曾经出现在张鑫华的身边,看上去关系很好,而他们副局长在张鑫华面前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如此,就是傻子也知道该怎么对待这个年轻人,

左边那个五十岁出头的老警察,忙上前一步,指着这院子里的人道:“这户人家姓陈,一共是一家三口,那个是女人的远房表弟,昨天才来临城投亲的,还没有来得及登记。”

这时,那位表弟终于开口了,道:“姐夫,既然长官要看证件,就赶紧拿出来啊,反正咱们都是正儿八经的人家,也不怕看,不怕查。”

方如今、纪成林,还有另外三名行动队员各自借了一身警服快步走了进去。

方如今接过名单快速地浏览了起来,名单上登记的足足四百多号人,这个年代的家庭子女都多,而且很多家庭都是三代同堂一大家子人,一户人家的数量自然不会少。

这个理由倒也很正常,按照常理来说,不该这么吵闹。

丹桂巷上有六十多户人家,搜查起来难度也不小。等搜查完毕之后,已经是蒋进一个小时了,可并没有发现日本间谍的踪迹。

这么一算,就剩下三个人了。

老警察连连点头答应。

在外人看来,行动结束,封锁也已经彻底解除了。

前两户人家还都比较配合,登记备案顺利完成,那一男一女也都能说清自己的情况。

方如今的重点放在了人少的家庭。

就在这时,方如今赶到了。

说着,张鑫华把火柴重新交给年轻警察,示意他收好,随后很有信心地说:“只要派人带着火柴在临城多转一转,很快就能找到定制火柴的商家。”

就在张鑫华无奈之下要收队时,一个看热闹的市民提供了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他是看到了地上清水孝雄的尸体才想到的。

张鑫华简单寒暄了两句,便开始介绍情况,搜查一开始重点是围绕腊梅路385号的抓捕行动展开的,后来又转移到了丹桂巷。

但是若是这户人家的人口很多,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两男一女!

方如今将名单递过去道:“张组长,我建议,对这三户人家进行再次搜查!”

到了第三户人家,就有些特殊了。

虽然侯科长有惊无险躲过了日本间谍的毒杀,但是毕竟这件事是在临城发生的,对于侯科长的保卫工作,临城站也是责无旁贷。

方如今笑着道:“我刚才可是听说了,副局长说了,今晚兄弟们都辛苦了,明天上午下午轮班休息。”

这个年轻人从来到临城站之后,频频出手,给人太多的惊喜和意外,但愿这次也不例外。

相比市面上流通的普通火柴,这种火柴主要供应酒楼、浴室、旅馆等服务性场所。

张鑫华浓眉紧蹙,难道是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失误

张鑫华随即扩大了搜查范围,可仍然是没有收获。

方如今又道:“刚才副局长还说了,今天晚上还得辛苦一下,局里对临城站得有个交代。”

两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看那个女人的表弟一眼。

就在这时,一个行动队员走过来,递给张鑫华一个火柴盒,张鑫华捏着火柴盒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很快就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手下会将它交给自己——

张鑫华推开纸盒,抽出一根火柴,仔细端详着。

不过,方如今早就在心里将其锁定了。

方如今一挥手,三名行动队员便就一拥而上,开始四处搜查,有的在院子里查找,有的直接冲进房门,屋里立时响起翻箱倒柜的声音。

张鑫华立即将几名骨干和警察头头叫了过来,先由警察带着行动队员在丹桂巷逐一登门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