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过树梢的熊 作品

第376章 接头任务(第2页)

傍晚时分,化名为叶吉青的舒志诚在学生们放学后便早早地回到了家中。

否则的话,这种接触方式是不会引起旁人注意的。

哪怕接头的时候不会接触,甚至不能说话,但是只是一个不经意将的眼神,也是对彼此最大的鼓励。

临城站又称清远站,一开始在清远门外,老百姓抱怨坐火车还要出城,不方便。

所谓的表哥,极有可能是荣德基的上级。

吴锋剑还特意叮嘱他,在火车站见到老段的时候一定要耐住性子,切记不可直接上去相认,一定要百分之百确认安全之后再在馄饨摊见面接头。

“荣德基,我有个提议,你想不想听听”

可以听见弄堂口修鞋的刘阿四和卖炒栗子的老李叔一边收摊一边聊天的声音。

一个穿着衬衣的小平头将烟头扔在地上,用脚踩灭,请示说:“队长,抓人吧”

这本来没什么,可让舒志诚感到诧异的是,小贩在卖出一盒哈德门的时候,眼睛不是盯着客人数钱的手,而是朝着出站口的方向张望。

舒志诚踮起脚尖翘首望去,第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老段。

一双儿女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也跟随父母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

淡灰色的长袍穿在他的身上,再配上一副金丝眼镜,更加衬托的儒雅气质。

据说,这皮箱是老段结婚时妻子从娘家带来的,这些年一直被老段带在身边,成了他思念妻子的念想。

渐渐的,方如今的声音越发地低沉。

好不容易等到了列车到站,出站口的人流像是泄洪的闸口一样,瞬间就奔涌起来。

刘阿四就说当门神受人敬仰,有什么不好

老李叔就用眼睛狠狠地瞪他,意思是,你懂个屁!

总之,刘阿四喜欢的,老李叔肯定不赞成,两人守在弄堂口摆摊摆了十几年,拌嘴也拌了十几年。

这样的称呼,舒志诚也曾经半开玩笑的跟他们二位说过,刘阿四听了哈哈一笑,他说自己很喜欢这个称呼。

同样,老段也会通过摘下帽子扇风来向舒志诚示警自己身边有特务。

随着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从对面房屋的房脊上缓缓褪去,临城陷入了黑暗之中。

舒志诚对他太熟悉了,熟悉到他只要看到老段走路的姿势就能在人群中将其辨别出来。

今天并不是例行接头的日子,而是去见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那皮箱舒志诚也熟悉的很,有一角破了,还是他亲自给老段缝好的。

两人视线相碰,舒志诚立即摘下眼镜,掏出一方白色手帕擦了起来。

老段说,到了那个时候,他也就不想再麻烦别人了,自己有手艺,饿不着。

这样隔空接触的方式好处在于,除非是老段或者是舒志诚暴露了,有人一直盯着他们。

可是,直到目前为止,舒志诚还没有嗅到危险的气息。

荣德基警惕地看着方如今,他也已经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只是自己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了,组织上却不知情,依然会为自己担心,甚至为了营救自己落入敌人的陷阱。

舒志诚打开窗,看了一眼窗外,繁星点点,万家灯火,让临城的夜里显得香火气息十足。

老段很快发现了舒志诚的动作,对方这是在提醒他出站口有情况,多加小心。

但是,一向刻板的老李叔似乎并不是很喜欢舒志诚开的玩笑,他说:“门神成什么了秦琼、尉迟恭那都是死人!我可是大活人!”

荣德基虽然闭口不言,但方如今暗中让纪成林搜集荣德基的资料,对他的情况基本上已经掌握了。

据说,刘海阳的人也正在满世界地找杨祖涛。

比如,他挠头挠两下便是一切正常的意思。

这里灯光昏暗,大概率是看不清一个人的面孔的,但不能有任何的大意。

空气很湿润,钱江上空吹来的风带着些许的腥咸气味,舒志诚觉得晚上可能会下雨,出门的时候他手里拿了一把油纸伞。

出站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就是他们最好的掩护。

“你以为在这里闭口不言就没事了外面找你的人很着急,他们不知道你的真实情况,你想想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火车站这种人流量大的场所,小商小贩最多,像这种买烟的小贩都是胸前挎着一个盛满了各种香烟的木箱子在人群中往来穿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