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种田 作品

第143章 杨家祖坟(第2页)

接着给他指了个方向,在山上的荒山里头。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便礼貌告别老爷子,重新回到车上。

“这丫的杨大广,没想到他爹还是盗墓贼出身,那他能和天真他三叔扯上关系好像也不咋稀奇。”

吴邪觉得胖子这话说得好像不太动听,转头白了他一眼。

“咱们问了半天只有个祖坟去,要么过去看看?”

他的问话对象显然是驾驶位上,手指敲着方向盘不知在想些什么的小桃子。

后者回神,点了点头。

“要去,他家祖坟恐怕有蹊跷。”

只是夜色渐深,老坟又在荒山之上,三人不方便摸黑过去,并开车离开到镇上住了一家宾馆。

第二天一早,趁着路上还没有什么人,他们直接往荒山上走。

山路出奇的难走,走出去没几步就没有路了。

好在山间有一条干涸的小溪,他们顺着小溪往山上爬,一路爬到很远半山腰的野林子里,才看到了最早的一片坟地。

坟地已经完全荒废了,在山坡上一层一层,中间有很多遮天蔽日的大树,底下都是圆形的石头坟包,看上去至少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石头长满几层青苔,和藤蔓野草完全缠绕在一起,墓碑基本上都没有了。

“这不对劲呀,这伤看着不像是普通老百姓的地方。”

胖子看着山,眉头皱了起来。

“你可拉倒吧,别胡扯,专心看坟。”

吴邪打断他的话,目光四处搜寻,试图找出老爷子口中说的杨家老坟。

“在那里。”

纪初桃拾起块小石头,在吴邪的注视下掷出一个顺滑的抛物线。

有石头落在坟地里一个小片空地上,很小,大概只有一个浴缸大小,上头完全是秃的。

没有草,泥也是老泥,当然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只是草长得稀稀拉拉的,能大概看得出以前是个坟头,已经平了。

“我们天仙儿就是火眼金睛,还真是这个没跑了。”

胖子一拍手,惹得吴邪惊讶看了他一眼。

“你也知道?”

“泥里有朱砂,炒过,所以长不出草来,这是古代的修坟工艺,这大广肯定和咱们是同行,而且学得很扎实。”

闻言吴邪更惊讶了。

“这你都知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纪初桃无声看着他脸上毫不作伪的茫然,心中叹了口气,淡淡道。

“杨大广应该经常回来这里。”

“小桃子你怎么也这么说?”

“我说天真呢,你还不懂吗?这村里人大多姓黄,杨大广家姓杨,他们是外来的,盗墓贼外来肯定是附近有大墓,大墓能吃三代人,这墓肯定就在我们脚下的山里。”

“村里人一方面说杨大广从来没有回过村里,一边又很肯定他爹的老坟上没有草,如果单纯炒泥和朱砂很快就会氧化,所以最多七八年就会重新回来。”

“这个坟头一直没有草,说明杨大广肯定是多次回过村里扫墓的。”

“但没有人见过他,你说这是为什么?”

说明他是偷偷回来的,吴邪心里说道。

但偷偷回来又怎么了?

“杨大广到处听雷和录制雷声需要设备和路费,他能定期偷偷回来老坟,说明这里有一个支撑他回来的理由。”

少女轻轻抬了抬下巴。

“恐怕老坟这里就藏着他经常回来的秘密。”

顿了顿,她又继续道。

“而且你们不觉得这附近的山非常眼熟吗?三叔和杨大广的那张合影,你们拿出来看看。”

吴邪和胖子赶紧翻出从证件夹里找到的那张照片,用合影背景的远山对比他们面前的景象,发现竟然真的一模一样!

“靠,我说我怎么觉得这里在梦里见过呢,原来三爷真来过这个村子。”

纪初桃这次没再给吴邪考虑的机会。

“三叔能来这里,说明这儿很有可能有什么特殊。”

“我们现在重新买一批装备,等晚上直接开工。”

胖子最喜欢的就是开工两个字,登时就同意下来,拽着吴邪就去村里的村批发站买了铲子、绳子、蜡烛和手电,还有连腰的橡皮裤和橡皮手套。

村里的煎饼不错,吴邪买了一大包用塑料袋和报纸包着,提着其他东西就回到了野坟坡。

天已经黑了,夕阳的光被山遮挡住,只留下像棉絮一样的光脉从山的剪影后透出来。

天气热的要命,空气中充满潮湿的水珠,似乎在酝酿着下一场大雨。

有纪初桃在场,吴邪和胖子丁点没有体会到蚊虫的叮咬,浑身上下清爽的要命。

两人把铲柄锯断,用短的一路挖下去,下面的盗洞是现成的,挖三米深就挖到了用木板盖住的盗洞口。

挖开就是现成的盗洞,挖得非常好,第一是宽敞,第二是上面还打着很多落脚的坑印。

每个印子里垫着一块砖。

漏洞是斜着打下去的,直接打向山壁,胖子把上面的东西全部收拾完,拿一个竹匾上面盖上土,假装是地面把洞口盖上。

随后打起手电,三人就往下爬。

不到二十米他们就看到了墓室的外壁,洞口是用新砖堵住的,但没有砌死。

墓室外面的小小盗洞中,有一个小灶台,还有一些酒瓶和方便面包装,以及好多个热水壶。

胖子看了一眼,感慨。

“看看人家,讲究,这就是几代人的经营,说不定还有给手机充电的地方。”

纪初桃打开手电,仔细地看了一下洞口外壁,把两个到处乱转的中年人给叫过来。

“有发现,过来。”

他们用手电去照墓室破口位置的地上,在那个地方有很多香灰和纸灰的痕迹,很多还没有烧干净。

墓室外壁还有褪色的红字——慈父杨公贵龙墓。

吴邪用手抹掉外壁上的土灰,发现上面有很多刻字,都是墓碑字样的名字,大概有十几个,都姓杨。

“看来杨家整个都在里面,他们这些人都是靠这个墓吃饭的,然后死了之后,也都葬进了这个墓里?”

纪初桃对他的猜测不置可否。

“先进去看看。”

说罢蹲下身子,把墓室洞口摞放的砖墙抽出来,直接钻了进去。

墓室的拱顶很矮,只能半蹲前进,而且奇怪的是,这墓室的年代也很近,最早还是清朝的。

从混乱的制式和里面一些带着西洋味的图案,技术非常成熟,用机器压出来的琉璃瓦,他们觉得这甚至有可能是民国时期的墓。

墓室的四周有很多壁画,因为年代太新,所以壁画还没有氧化,画工非常精美,和简陋的拱顶结构完全不同。

靠墙放着一排的灵牌,前面都是腐烂的祭品和大量的纸灰,但是没有任何的棺材和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