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还是上了《赤壁》的贼船(6K)(第2页)
“师哥,要是我选的话,我更倾向于跟上影厂合作,投拍上影的《赤壁大战》。”
“谢缙谢老想拍《赤壁》我当然知道。”
此时,屋内又没有别人,韩三坪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
“早在59年,谢老就和梁老商量过,要把赤壁搬上大荧幕,但今年谢老都八十有三了。”
“投资三个亿的戏,即便我同意,其他投资方也不会同意。”
“师哥,那我也说句真心话。”
“你说。”
“我不是很看好吴玉森的《赤壁》,我建议,这项目最好还是给董老板主控。”
《赤壁》其实是保利华亿的董老板拉来的电影,目前,中影只是国内的发行方。
占15%左右的投资份额。
至于后来保利华亿为什么不投了,沈良虽然没有亲自参与,但也能猜到一点。
年初,保利华亿成功在港股借壳上市。
一如华艺兄弟为了上市,为了提振股民信心,为了拉一波股价,宣布筹拍《功夫之王》一样。
董老板也是这么干的,华艺兄弟只是有样学样。
后世那些借电影玩转资本市场的套路,其实都是人家玩剩下的东西。
区别是董老板虚晃一枪,‘寻’到了接盘侠,而华艺兄弟是真投了。
“你以为我想主控一个多亿的投资,中影能投多少电影”
韩三坪微微一叹。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这句话,也印证了沈良的猜测。
果然,含泪当接盘侠。
不过。
话又说回来,《赤壁》口碑烂归烂,整体收益也没亏,还小赚了一笔。
“你要是真心疼钱,你来拍。”
眼见沈良默然不语,韩三坪笑眯眯的说道。
“你拍的话,亏多少钱,我都不心疼。”
闻言,沈良心底多少有点小感动。
他一再拒绝接拍《赤壁》,一是因为他不太喜欢,也不擅长古装题材,二是这玩意不好拍。
《三国》是什么
四大名著!
国民级ip!
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便是在日、韩,乃至东南亚,都有一大批三国的受众。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三国》。
借用游戏里的术语,沈良不想拍,那是为了保枪。
只要我不拍,就不可能失败。
如果抛开一切外在因素,遵从本心出发,应该没有几个导演能拒绝《三国》的诱惑。
沈良也不在那几个序列之内。
一看沈良开始思考,韩三坪继续趁热打铁。
“我知道你不接拍是不想让我去做恶人,但,吴玉森的劣势也很明显,他之前拍的那部好莱坞大片《风语者》票房失利。”
“这说明他不太擅长大规模战争题材。”
别人不知道《风语者》失败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还能不知道
好莱坞最现实。
如果能继续在好莱坞混,吴玉森会跑回香江会拍那什么儿童短片
同理。
周闰发也是在好莱坞混不下去的一员,这一点,圈内人都门清。
但圈内人的印象和公众印象是两回事。
甭管吴玉森是不是失利,是不是混不下去,他确实在好莱坞成功过,好莱坞大导演名头一亮,在当前的风气下,在公众面前,人家就是有号召力。
这也是《赤壁》项目的起源。
大导演+大投资+大卡司才是正儿八经的大片,才能提振市场信心(股价)。
少一环都不行。
韩三坪被摆了一道,心里哪能一点怨气都没有
他一再邀请沈良担任《赤壁》的导演,既有看好沈良,让沈良锻炼锻炼大场面调度。
也有出一口恶气的意思。
其实,除了沈良,他也想过其他人选。
张一谋、陈恺歌都是备选,但前者基本确定接棒奥运总导演,在这种国家大事面前,什么都得让道。
而陈恺歌,咖位、名导光环肯定够用,不过,陈恺歌要是动剧本,可能又拍成《刺秦》、《无极》。
最后。
凯歌在商业片领域目前还没有证明过自己,这一点,中影可以不在乎,其他投资人肯定在乎。
所以。
挑来挑去,既要名导,又要商业号召力,只有沈良这么一个人选。
“师哥,给我点时间,我好好想想。”
说着,沈良跟着解释道。
“是这样,我之前的计划是冲一冲三金大满贯,学校那边也是这么安排的。”
“接下来除了即将开拍的商业片,还有一部默片,以及一部探讨生命价值和人权问题的片子。”
听到这话,韩三坪心中一动,嘴角也跟着露出笑容。
有戏!
“你要冲击大满贯,于公于私,我都百分百支持,不过,这里也没有外人。”
“三金这最后一金,怕是不好拿啊。”
“而且,拍《赤壁》,也不影响你拍那些片子嘛。”
“你看啊,你那部商业片是七月开拍,默片是年底拍,明年一边冲奖,一边筹备《赤壁》。”
“筹备个一年,07年开拍,08年上映,那会你再拍那部什么《俱乐部》的片子,也完全来得及。”
“师哥,我回头跟学校那边商量商量吧。”
“别回头了。”
好不容易让沈良松了口,韩三坪哪会把他放跑,只见他大手一挥,掏出手机。
“我这就给你们张院长打电话,再让他把穆德元,还有你老师一块叫过来。”
“……”
倏地,沈良有了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他今天踏马是过来商量《寄生虫》庆功宴的啊!
话题一转,飘到《无极》,又转到《赤壁》,现在这架势,自己今天不接,好像走不出大门了。
自己该不会上当了吧
……
北电。
院长办公室。
“韩董”
“啊”
“有空,有空。”
“好,好,我这就垚人。”
“好,好,待会见。”
挂断电话后,张辉军再也压不住嘴角的笑容,搁在办公室里就大笑三声。
哈哈!
成了!
小狐狸还是斗不过老狐狸!
不仅是韩三坪有意力推沈良接拍《赤壁》,他们学校也有这个意思。
奥运竞选结果虽然没公布,但该知道消息的人,都知道了。
沈良,评分第一!
第一无缘总导演,虽说也有年龄的缘故,但跟年龄比,更关键的是资历,是大型调度的经验。
这是缺钙啊!
缺钙怎么办
补啊!
还有什么比历史战争题材更锻炼大场面调度的吗
有是有,对于导演而言,那很少。
接着,张辉军拨通了老穆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