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诗会(上)(第3页)

然后由靖王世子李弘成来判定诗的质量如何。

对于郭保坤的这个提议,范闲却是表示拒绝。

“你们随便写,我只写一首,我这首诗一出,就算是你们只是写出和这首诗差不多的诗句,就算我输!”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被镇住了一瞬。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汇聚到了范闲的身上。

配合上范闲那俊朗的外貌和自信的神采,一时间,竟是让不少大家闺秀失了神。

而于此同时,诗会之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在向着四面八方关注着此事的人那里传递过去。

庆帝、长公主李云睿、太子李承乾、二皇子李承泽、宰相林若甫

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场诗会。

他们都想要看看,这范闲到底要如何应对。

此刻的诗会现场,郭保坤先来,他很快便是想到该写什么了。

而在郭保坤的诗写完后,一脸得意的走到范闲的面前,大声将自己的诗念了出来。

听完郭保坤的诗后,在场的很多人都是开始无脑夸了起来。

说实话,这诗的水平还行,应对一场诗会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作品了,如果这诗真的是郭保坤所作,也能称得上一句有才了。

只是,范闲在听完郭保坤的诗后,却是摇了摇头。

“平仄不对,韵脚也不对,一首七言绝句,却存在三个韵脚,还押了“下平十二侵”、“上平一东”、“下平十蒸”三个韵部,此诗可谓大谬。”

听到这话,郭保坤脸色有些挂不住,刚准备说些什么,但范闲的点评还没完呢。

“看完格律,再看诗意,七律因为篇幅较小,需要在28个字里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所以需要凝练,需要借助一件事、一处景,用来抒发一种情,四句诗也分别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

“但这首诗.”

范闲说完这话,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