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藏刀 作品
第103章 离开庆国(第2页)
至于程巨树,他的身份有些特殊,自然不能跟着一块北上了。
范闲四人的速度很快,当他们来到城门处和使团汇合后,队伍便是正式出发了。
使团的车队还是比较庞大的,整个队伍,包括范闲和其亲信护卫,鉴查院看押司理理和肖恩的暗探,鸿胪寺和礼部的文官,北齐随行的文官,还有负责护送车队离京的京都守备麾下的士卒。
然后是负责将使团送到边境的禁军队伍。
整个车队,浩浩荡荡的,足有数十辆马车以及数百号人。
此时是七月份,天气炎热,范闲也不想动,但他作为使团的正使,怕出岔子,只能亲自带人巡视。
庞大的车队,注定是走不快的。
哪怕使团走的是官道也不行。好在京都城距离齐庆边境算不上多远,路程只有二百多公里。
按照车队的行程,最终在第七天中午抵达边境重镇上阳关。
使团将在这里休整一天,当然了,更多的是为了在此处换车,需要一些时间。
北齐和南庆作为两个国家,车轮的轨距自然是不同的,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题外话了。
众所周知,秦始皇的功绩有很多,但有几大功绩是被并列出现的,那便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这三点,恐怕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怎么个事,可是,这个车同轨为何能够跟其他的功绩相提并论呢
这里就必须要说一个概念,那便是车辙。
正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古代的路和现代不一样,不可能是柏油马路,更不可能是水泥路。
就算是官道,也只是定期有人维护的土路罢了。
再一个,古代的马车不像现在都是橡胶轮胎,古代的马车轮子都是木头的,稍微遇到一些颠簸,马车就有可能翻车。
那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沿着前人成千上万的车辆走过的车辙行走,车轮套着车辙,就跟火车轮子套着铁轨一样。
这样一个是增加了安全性,不容易翻车,另一个速度也会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