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解决内库亏空(第2页)

就听范闲解释道:“庆余堂之中的人,臣已经做了一些调查,都是京都各大商铺的资深大掌柜,这些人都是难得的人才,为了内库以后的发展,这些人,臣很需要,内库更需要!”

庆帝闻言,一时间也是权衡起了其中的利弊。

过了片刻,庆帝开口道:“算了吧,你又不用庆余堂,又要补上内库两千万两的亏空,光是要庆余堂的人,怎么能行呢”

就见范闲开口道:“陛下请放心,将庆余堂交给臣,臣不用一个月,便可以补足内库的亏空问题!”

听闻此言,庆帝和陈萍萍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神之中的疑惑。

他们不知道,范闲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

虽然不明白,但范闲都这么说了,还能怎么办呢。

很快,圣旨下达,庆余堂解除监视,所有人划归到范闲的手下。而范闲在回去以后,也是很快,通过庆余堂和鉴查院的手,将内库需要融资的消息放了出去,召集天下商人前往苍山,就融资一事进行募资。

而时间,定在了半个月后。

同时,范闲通过系统的帮助,制作出了适合封建王朝时期的股权法案,将其递交给了范建。

范闲成就大宗师的消息传出后,范建除了被册封为司南候之外,也是正式接任了户部尚书一职。

而户部是管理财务的,而这项法案对于明确职权划分有着重要的作用。

范建看完范闲给自己的东西以后,也是不由得惊为天人,很快,范建便是在大朝会上提出了这项法案。

对于股权法案之中提到的控股和绝对控股的问题,庆帝也是给予了肯定。

股权超过一半,便拥有一家商行或者产业的决策权以及控制权,但商行的一些重大事项,必须要三分之二的股权支持才能实行,所以,又有了绝对控股一说。

有些产业,比如粮食和食盐等关键产业,必须要由国家绝对控股,不能由民间私自进行买卖。

而范闲要做的,便是把内库的资产进行估值,然后募集到超过两千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