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昊 作品

第144章 刘备前来(第2页)

“青州最适合建玻璃坊的地方在临淄,”

“而冀州最适合建玻璃坊的地方在襄国(邢台),”

“你的灵县,刚好处在两地中间,从哪里运矿,都需要花费巨大,”

“而且,随时面临着被截断的风险,”

“还随时可能被人坐地起价,毕竟两地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下。”

看来殿下是懂的,也愿意相授。

就是踏马的,这么暴利的产业,矿材料却不在自己的地盘里,当真气死个人。

“殿下何不发兵讨之,微臣愿尽发灵县之民,全力相助。”

“以何名义?”

徐干冷静下来细想一下,这不是名义问题,而是群雄割据之下,牵一发而动全身。

贸然穷兵黩武,只能成为众矢之地。

“殿下恕罪,是微臣孟浪了。”

“恕你无罪。”

“多谢殿下。”

“玻璃坊也不是不能建,对外售卖的话,倒也有很大的利润可图,但烧制玻璃需要大量煤炭,只有辽东郡产量最大,矿产也需跨越三国才能购得,这不是你一小小县令能经办的。”

青州几乎都是封国,临淄在齐国,中间还需要经过济南国跟乐安国。

没错,青州还有个乐安国,跟辽东的安乐国,两字颠倒。

徐干听到前面可以建,刚刚兴奋起来,一盆冷水泼了个透心凉。

确实,这种连跨数地的事情,岂是自己一小小县令,能够把路打通的。

但玻璃这种东西,必然暴利,只要能够供应的上,哪个达官贵人,不想把家中门窗换成玻璃的?

这种聚宝盆,就这样放弃了,太舍不得了。

沉思片刻,试着问道:

“若是荀相出面的话,该玻璃坊,由安乐国跟灵县共同创办,如何?”

刘昊自然愿意,这样安乐国的势力,就能进一步挤进大汉腹地。

将来商路受阻,也是一个很好的出兵理由。

届时,哪怕自己不出兵,荀彧都会急着出兵。

“你可以问问荀相,看他什么意思,建玻璃坊投资可是不小,起码需钱十亿。”

其实投资几百万就能建成,这项产业,自己投资占比可能很小,先从设备上捞一笔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