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两季杂交水稻(第2页)
随后把学子们带去“英才学院”。
众人只觉走了好几天路,走了两腿发直。
总算是喊了一声:“到了,全部在这里集合。”
一进大院里,整齐排列着一排排的平房。
分派好宿舍,上下铺,每10人一间,短暂休息过后。
在一众蒙圈中,第二天一早,集合过后,分拨已定,就开始练队列。
“敢问先生,此间可是英才学院?”
“是啊。”
“啊?英才学院,缘何不教学问,反而在此练习行军布阵?”
“这就是学问,里面暗藏着大学问,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诸位将来都是要被殿下委以重任的,许多人要成为百姓之衣食父母,不知百姓之艰辛,如何爱民如子?这只是开始,往后还要跟百姓一样劳作。”
“啊?敢问要做多久?”
“三年!”
“什么?三年?!学生可以放弃吗?学生本无大志,只想做得富家翁,逍遥快活一生,不想做什么衣食父母。”
“迟了,当你登记造册后,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已经由不得你!全体都有,都听好了,你们最好认真仔细一点,否则,一人犯错,全什受罚,不想连累他们,就乖乖听从军令!”
众人顿时想死的心都有。
早知如此,高低不来。
训练一天下来,简直比蹲一天苦牢还要辛苦。
…………
江东两郡,这一趟兵不血刃,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超过800万斛稻谷,8亿多钱。
原本征召的百万民,没有迁走,而是就地留用。
无数粮田,到了收割的季节。
刘昊从现代进来1000台8马力手扶拖拉机,耕地耙地用的设备全部配齐。
外加可以用拖拉机带动的脱粒机,分派到各支队伍中,以加快采收的进度。
荀彧:“殿下,往后江南四郡,是否如新高唐县一般,大力推广纺织业?这里盛产丝麻。”
“这几年来,暂且先以丝织业为主;还有,在豫章郡多多画出水田,用来培育新的稻种;德容,寻的熟知水稻种植的人找来了吗?”
“以在外面等候,随叫随到。”
“快,快快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