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就这么着吧(第2页)
一行人离开卧龙岗。
就在岗下岔路口,刘昊提出分道而行。
“二位先生,救人一事,刻不容缓,不如你我分道而行,一往襄阳,一往新野,不知二位打算往哪里去?”
司马徽毫不犹豫道:“我二人往襄阳方向去。”
“那在下就去新野找找看。”
“此一别,不知几才能再见?”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卧槽,不愧天下第一文之名,随口就能作得一首如此精妙绝纶之诗。
这是说,等到正式迁都长安以后的秋天,让老夫前往长安寻他是吧?
等到登临大宝后,老夫定去朝拜,顺便谋一份差遣。
“妙哉,妙哉,老夫必当将此赠诗,寻名家临摹装裱,挂到书房之中,日日赏析,多谢赠诗,只是,老夫另有一得意门生,庞统庞士元,略有些才学,勉强可堪一用……”
“可让他到新野来寻我,就寻这辆车即可。”
“如此,老夫替我那劣徒谢过将军了。”
“水镜先生太客气了,士元之才,在下也是素有听闻的,正求之不得。”
“如此,一路珍重,后会有期。”
“珍重,后会有期。”
黄承彦:“孔明,老夫的诗呢?你赠德操一首,岂能少了老夫的。”
实在是这竖子的文才,当真叫人拍案叫绝,将来必成大家,得此人赠诗一首,将来必成千古佳话,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哎呀卧槽,就不该嘚瑟的,这下好了,往后不得人人找自己要诗啊?
就记得那几首耳熟能详的,没准备那么多啊。
这可咋整?
刘昊这个为难。
在众人看来,他这是在憋诗。
不行啊,上学时背的赠汪伦,送孟浩然至广陵之类的,用在这里不合适啊。
突然灵机一动,有了。
诗没有,词也不是不行啊?
词难背吗?只要会唱的歌,比诗还好背。
“那就,赠黄先生一首词好了,名曰《送别》……”
于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清流尽欢余,今宵别梦寒……
刚好路边有一间茅草亭,时值春季,轻风拂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