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知秋醉海棠 作品

第269章 录音机

录音机这个东西民国时期已经有了,就是还比较原始,比较富裕家庭常见的是唱片机。最早的录音机并不是用塑料基质磁带的,早期的录音资料是记录在钢丝带上的。直到塑料的出现,电影摄像机和录音机才有了更好的存储介质。当然这个东西和平民没多大关系,也说不上推广,只能算专业设备,或者是富贵人家的奢侈品。

碧云轩店里卖出去过,但卖出的数量也不多,一台要卖快五百块大洋,只挣富人的钱。大概是推广的力度不够,销路不十分好。不过明慧这里的录音机算是体积小的,可以提起来就走,便携性能好,而且音质清晰,还原度好,葛掌柜自己爱听点戏都可以自己录下来反复听。明慧也只让出售空白磁带,戏曲大师的作品复制了就让葛掌柜自己听听罢了。人戏曲大师的作品没版权可不能拿出去盈利。

“我家里倒是有唱片机,我额娘听曲用的。”载琦摸了摸头说。

现在明慧正在放一盘录了“百鸟朝凤”的弦乐演奏带给他们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