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知秋醉海棠 作品

第354章 煤油(第2页)

幸福百货的盐的存货并不太多,卖到第二天就已经需要从碧云轩的库房用小三轮车往这边调货了。盐这个东西其实并不挣钱,由于后世的通货膨胀,盐的零售价格基本上稳定在一元左右,而且这东西的价格多一半都是开采、运输、包装、人工的费用。作为物价稳定的象征长年不涨价。同时也意味着利润空间不大,即使是批发差价也不大。所以明慧的采购成本并不低。而民国的盐的价格只有两角六分钱每斤。

如果现代和民国的货币兑换比是一比一,那她妥妥的是亏大钱的。也就是银元在后世比价还值钱,纸币根本完全一文不值。也就是现处于民国初期,金融系统还没崩坏,法币还挺值钱。要是金元券时期,货币天天贬值,这生意也就没法做了 。

到了第三天幸福百货的盐价也比照街上粗盐的价格上涨了,定价比粗盐只多两分钱每斤。白糖、红糖的价格也随行就市,主打一个和光同尘。而且个人购买依旧限量。这个规则对一般老百姓影响不大,一般老百姓也囤不起货,受影响的是一些小商小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