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22章 模拟城市(第2页)

王凝之点点头,补充道:“你要是想回去,我会想办法帮你重新谋个差事。”

像刘县令这样的官,王凝之只需要写封信给岳父谢奕,再把他的事迹在京城扩散下,换个地方为官不是问题。

朝廷也是需要正能量的,一个县令又不影响大家的利益。

不过刘县令拒绝了这份前程,“长史若能重振鲁阳,我愿意留下。”

这个回答在王凝之的意料之中。

“重振不敢说,但我愿意试试。”王凝之指了指沈劲,对刘县令说道:“这是宣威将军沈劲,你将鲁阳周围的情况和他详细说下。”

刘县令拱手称是,两人自去商量。

王凝之让李寿带着队伍在城外驻扎,自己则和姜顺、刘桃棒在城里转悠起来。

县城虽然破败,倒也五脏俱全,道路宽阔,街市俨然,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

三人行走间,不时有人透过门缝观察他们。

王凝之的衣着神态是小地方的人从未见过的,大家赞叹之余,纷纷揣测起这位富贵郎君怎么到这个破落的小县城来了。

转了一圈后,王凝之回到县衙,沈劲己经和刘县令了解完情况。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周围的匪患,让百姓能走到城外,只靠城内那点地,根本养不活多少人。

周边的山匪水匪来源复杂,有逃兵,有犯人,有山民猎户,也有寻常百姓。

有些是为了自保才聚集在一起,依旧种地、打猎、捕鱼为生,活不下去了才出来干一票;有些则是尝到了不劳而获的甜头,彻底沦为盗匪。

剿匪工作自然交由沈劲和李寿来办,王凝之就一个要求,尽量抓活的,首恶之外,能不杀的尽量不杀。

这不是他心善,而是太缺人了。

毕竟大多数盗匪都是活不下去才为祸的,在生死面前,不能对人性要求太高。

王凝之理解他们的选择,所以他愿意给那些人一次机会,就看他们愿不愿意从头来过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寿带人出去打探消息,姜顺南下采购生产必须的种子和农具等等。

刘县令则召集城中的百姓,告诉大家朝廷派兵过来了,大家可以放心地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