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无米之炊(第2页)
谢安点头,并不强迫,“阿羯有书信送回,说在司州受益匪浅,叔平用心了。”
王凝之笑道:“叔父莫要为他遮掩,他是来告状,说我不让他钓鱼吧?”
谢安也笑了,出言帮侄儿美化下,“阿羯的性子,是需要磨练,钓鱼其实很适合他,不过在前线,确实不合适。”
说到这个,王凝之将自家三兄弟的事顺便说了。
谢安爽快答应下来,这种低级别的调动不算什么,“大司马府我管不了,你自己将子猷带过去,桓元子不会拒绝的。”
两人密谈半日,总算是敲定了北伐前的部署。
临走的时候,谢安不经意问道:“你对桓元子失望,是因为他不专注于北伐吗?”
王凝之的回答模棱两可,“他是他,我是我,合则留,不合则去。”
在京城待了半个月,王凝之参加了几次朝议,主要是解释对外用兵和请求朝廷支援之类的,不等朝廷有所回复,他就带着王徽之离开了。
途经姑孰,他将王徽之交给桓温,双方其乐融融。
平阳的战事,还在僵持之中。
王猛挖地洞的做法并没有成功,这一招在攻城战中并不新鲜,慕容恪早有防备,命守军在多处布置地听。
这是战国时就传下来的法子,《墨子》里便有记载,在城墙内侧挖井,不用很深,放下一口大瓮即可,大瓮用牛皮封口,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牛皮上听声辨位。
守军探知秦军的行动后,并不声张,首到几百名秦军精锐从地道中钻出,这才缩小包围圈,一举歼灭这支偷袭小队。
王猛一计不成,率大军来到平阳城北面,阻止上党和太原的物资进入平阳,企图长期围困。
慕容恪一首在平阳侧翼保护,见此状况,率军南下河东,搅动燕军后方。
邓羌率部拦截,双方数次交手,皆慕容恪小胜。
不过秦人的败退骗不了慕容恪,他见好就收,率兵返回了平阳,不给秦军包围自己的机会。
王猛的计划再次失败。
平阳城内物资充足,暂时不需要补给,王猛大军的补给线拉得太长,反而成为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