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132章 五公之乱(第3页)

邓遐喜道:“如此甚好,若是慕容垂回救,我们便可继续北上。”

“具体情形还未可知,不过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问下。”王凝之回道。

邓遐愣了下,“使君说的谁,烟火如何能传达具体内容?”

王凝之大笑道:“当然是问慕容垂了,反正我也不是第一次给他写信。”

邓遐抓耳挠腮,云里雾里。

王凝之则提笔,飞速地写下一封短笺,让人绑在弩箭上,用三弓床弩射到慕容垂大阵前的空地上。

燕军小心地取下信,送到慕容垂面前。

上次收了封信,折损了十几名骑兵,今天信又来了,慕容垂有点不想拆,觉得里面又是些挑拨离间的话,看了徒增烦恼。

不过犹豫再三,慕容垂还是打开了信。

信很短,就一行字:君去平阳,我回高都,可乎?

这句话含糊

其辞,王凝之主动提出后退一步,撤离泫氏城,让慕容垂去平阳。

站在慕容垂的视角,他并不清楚王凝之对秦国内乱还不知情,反而觉得王凝之必有所图,所以才愿意主动让步。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洛阳与陕城有所联系,王凝之打算介入秦国内乱。

这也符合王凝之一贯的作风,西处拱火,然后从中得利。

慕容垂想了一圈,拿回泫氏虽然对邺城朝廷有所交代,但他并不想去平阳。

眼下邓羌率军南下,平阳的危机解除,慕容垂更愿意调军进入上党,先赶走王凝之,再东进驰援慕容评。

如此一想,慕容垂觉得王凝之的这封信可以利用下,决定假意同意,再遣一支队伍埋伏在洛阳军南下的路上。

于是一名燕军高举手中的信来到泫氏城下,将慕容垂的回信射入城中。

王凝之展开一看,慕容垂居然同意了,表示他会放开南门,给洛阳军三天时间撤离泫氏。

邓遐接过信,更觉得莫名其妙,“使君问出什么来了?”

他不相信王凝之会主动让出泫氏城,认为写信只是为了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