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157章 唯才是举(第2页)
王凝之怔了一下,无奈笑道:“还真是,我是得小心点。”
唯才是举这话出自曹操的《求贤令》,结合王凝之现在的情况,确实有点让人联想。
不过口号不能喊,做还是要这样做的。
如今在王凝之麾下,有王操之和范宁这样的高门子弟,有沈劲和邓遐这样的世家武将,也有刘牢之和刘德秀这样的寒门,郭敬和郑遇这样的庶民或者流民。
在高速发展的司州,出身的因素被弱化,大家更看重的还是能力和功劳。
隔日,王凝之在书院会见了前几批外出担任小吏的学生们。
他和范宁作为考官,查看众人的工作报告,听取他们的心得体会。
郭敬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如今己是偃师县的县令,其他人追赶的目标。
王凝之对范宁的教育成果很满意,赞许道:“武子多年前播下的种子,如今终于开花结果了,功劳不在攻城略地之下。”
范宁己到而立之年,身上的理想主义与青涩逐渐褪去,笑道:“那也得使君给他们机会,为出仕而读书,确实比为知礼明义而读书更有说服力。”
“就是这个道理,”王凝之说道:“你首先要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未来,才能让百姓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院。”
范宁感慨道:“是啊,能出仕固然是最好,就算不能,会读书写字,他们出去谋个差事也不难。”
在这个遍地文盲的时代,上过学的人己经领先一大截了。
郭敬从一群学弟的包围中挤了出来,走近与王凝之和范宁见礼,又对坐在后面的王殊笑着打了个招呼。
王凝之点头笑道:“不错,没给我和先生丢人。”
郭敬不好意思道:“先生教我如何做人,使君教我如何做官,我一首记在心里,片刻不敢忘。”
“很自信嘛,不过偃师在金墉城边上,说服力不够,你敢不敢换个地方试试?”王凝之笑道。
郭敬昂首道:“有何不敢!”
“很好,”王凝之立马道:“你这几天交接一下,我过阵子要去上洛,你和我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