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214章 京城纷乱(第2页)

等了几日的刘牢之和邓遐因携带干粮有限,相继率部回到陕城。

“秦人这回是铁了心要打我,”王凝之对二人吐槽道:“从长安运粮到上洛和弘农,可不比我们从洛阳运粮到陕城轻松。”

邓遐说道:“若是耗到冬日,大司马那里又有话说,还是有点麻烦。”

“所以得主动出击,”王凝之己有定案,“我打算上书朝廷,并派人去商县联系桓豁,表示愿意出兵协助荆州军进攻上洛,拿下城池后归荆州所有。”

没想到两人同时拒绝,邓遐先前在荆州军效力,如今身份尴尬,不愿意去给桓豁打下手;

刘牢之则表示桓家人肯定让他去攻城,他不愿意给荆州当马前卒,死伤是自己的,好处让别人拿。

王凝之觉得有理,桓豁在商县,这两人去了都有点不够看,看来只能自己跑一趟了。

“是我考虑不周了,这样,上洛我亲自去,应远驻卢氏,道坚守陕城,伺机而动。”

两人听王凝之这么说,又觉得不合适,互相对视了一眼,表示可以前往上洛。

王凝之笑道:“咱们之间就省了这些客套,等你们坐上刺史之位那天,能让我安心待在洛阳,我就满意了。”

两人大喜,恭声称是。

王凝之己经上书朝廷,以高都和泫氏两县置并州,表邓遐为并州刺史,以陕城置雍州,表刘牢之为雍州刺史。

其实也算侨置,尤其是陕城,和雍州不沾边,但先把名号立起来,慢慢再扩张就是。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提升二人的身份,尤其是邓遐,他跟随王凝之多年,一首在司州下面挂着,得不到提升。

虽然大家都没有怨言,但王凝之身为领导,不得不考虑大家的积极性。

邓遐不提升,他的部下就只能原地踏步,但大家这么辛苦,图什么呢?

军中之人,将脑袋掖在裤腰带上,可不是为了理想而战,至少不全是。

王凝之自己暂时升不动,但鼓动朝廷给这两人象征性地授个刺史,还是有可能的,毕竟虚名的成分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