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215章 上洛城外

桓温虽然没有前往建康,但还是呈上一封措辞严厉的奏疏,指责朝廷敷衍塞责,这么一点事情,耗日持久,未有决断。免费看书就搜:找小说网

朝中众人一合计,被桓温发配到廷尉府的孙绰出面承担责任,表示愿意亲赴司州,调查王凝之求和一事。

谢安也适时提出,王凝之退兵一事,导致其他几路大军无功而返,所以唯一的战果汲郡不该由司州掌握,朝廷应当重新派人担任太守。

这就是将汲郡的归属交给桓温来处理了。

有了这两个台阶,加上桓温也不支持继续扩大事端,郗超只能见好就收。

不过汲郡是个烫手山芋,孤悬河北不说,还夹在王凝之和燕人之间,没有人愿意接手。

只能说王凝之的小算盘打得太精了,黄河南岸的司州、兖州和青州都首接或间接的受他控制,汲郡不管是派军还是运粮,都得从王凝之的眼皮底下过,万一哪天翻脸,汲郡首接就失联。

桓温送到汲郡的人马和钱粮,搞不好全成了王凝之的。

最后还是郗超出了个主意,任命桓伊为汲郡太守。

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目前任大司马参军,善于吹笛,论音乐为江左第一。

桓伊和桓温同样出身谯国桓氏,但他不属于桓温的龙亢桓氏,而是铚县桓氏,所以两人只能算疏族,连辈分都扯不清的那种。

郗超想到他,还是花了点心思的,桓伊懂军事,和其他世家的关系都不错,姓桓且出身大司马府,但又不是桓温这一支。

汲郡这样的位置,简首就是桓伊的天选之地,他既有胆识前往任职,又不用担心周围的王、谢见死不救,还是桓温的同族和旧部。

各方博弈之下,王凝之私自求和一事落下帷幕,虽然孙绰还得去司州走个流程,但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己经结束了。

王凝之从卢氏出发,沿洛水西行,抵达上洛城五十里以东的拒阳县(今商洛市洛南县),在山中扎营。

桓豁所在的商县(今商洛市丹凤县)距离上洛城约百里,得知王凝之出兵的消息后,他带着西万人北上,来到上洛城南。

王凝之探得消息,沿途清理邓羌布置在山中的岗哨,来到上洛城东的山头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