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217章 凝之教子(第3页)
王凝之无奈地看着妻子,“你把我想得太心思深沉了,我用范宁,一来是他重视教育,我需要他在司州大兴儒学,二来他有出身,任命他容易在朝中通过。”
谢道韫怀疑道:“真的这么简单?”
“哪里简单了?”王凝之不满道:“我希望他建学校,传授儒学,但我不要培养腐儒;他出身是不差,但得罪了大司马,朝廷也会顾忌的,哪样不得我操心解决。”
谢道韫笑得很开心,“我懂了,你说这么多,但
主要还是无人可用。”
太守不比府上的衙属幕僚之类,可以由长官挑选任命,比如刘德秀,跟随王凝之的时间更久,但太守之位就没他的份。
在司州中下层官员的任命上,王凝之可以自主,甚至无视九品中正制,但到了太守这一级,那己经是朝廷有数的大员了,不可能随意指派。
唯一的例外是刘牢之,但他是靠军功领的边郡,算是特例。
南渡之后,风气日差,高门鄙视军事,所以常需要任用寒门来领军,在原来的时空,刘牢之同样如此。
寒门也是世家,不是庶民,纯粹的泥腿子根本摸不到入仕的门槛。
王凝之有心改变这个局面,但只能一点点来,比如他任命了一些书院出来的学生担任衙门小吏,甚至县令,又在军中提拔了郑遇和李盛等人。
对王凝之来说,现在己经不缺人了,缺的是安置人的位置。
所以他反驳谢道韫道:“这叫人尽其才,我还打算过阵子让子重回建康任职,不要占司州的位置了,腾出来给别人。”
王操之任荥阳太守有几年了,回中枢任职,对他和王凝之都有好处。
谢道韫问道:“你打算让谁接手荥阳?”
“还在考虑,打算问下你叔父。”王凝之笑道:“这次的事,叔父出力不少,我总得投桃报李。”
谢道韫一脸不信,“你才没这么好心,指不定在算计什么。”
王凝之哈哈大笑,“知我者,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