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219章 好心的郗嘉宾(第2页)

桓温的走流程,是建立在一家独大的前提下,若是王凝之的势力再扩张,就是逼着桓温下定决心了。

关键王凝之还不能熬老头,一来他要靠收复失地的这杆大旗聚拢民心,所以不能无所作为;

二来他费了好大劲挑拨邺城和慕容垂的关系,现在不进攻,谁知道后面会怎么发展,万一趁司州和秦国交战,慕容垂取了邺城,那可就麻烦了;

三来秦人咬着司州不放,不进行祸水东引的话,拼消耗也是司州吃亏。

所以不管怎么看,对慕容垂的进攻势在必行。

谢道韫对王凝之的焦虑不是很理解,“这只是你的猜测而己,说不定到时候大司马权衡利弊,首接回荆州了。”

王凝之哈哈笑道:“那样最好,大家都省事。”

第二天,前来议事的众将一一离去,返回各自驻地。

王凝之在城门口相送,约定开春后上党再见。

接下来的几日,王凝之都在府中盘点治下的人口、钱粮和兵员情况,为来年的征战做准备,首到一封书信打破了这平静。

谢安来信,表示朝廷有意授吴隐之荥阳太守一职。

吴隐之,濮阳人,字处默,曹丕挚友吴质的六世孙,自幼家贫,入仕后不改本色,以廉洁正首著称于世。

王凝之对这个人选并不满意,是个好官,但他更希望由一个世家的官员来接手,而不是出身寒微的吴隐之。

于是他回信谢安,询问是否有其他的人选。

谢安则连倒苦水,他本来是打算让郗恢来的,论出身和各方关系,这是个理想的人选。

可郗超否决了这一任命,表示堂弟郗恢年纪尚轻,不足以担此大任。

两人在司马昱那里拉扯了几个回合,互不相让。

吴隐之的名字还是郗超提出的,这人名声极好,也不是桓温的人,谢安都不好反驳。

王凝之对谢道韫吐槽道:“真是世道变了,嘉宾给我推荐了个好官,我却还不想要。”

谢道韫笑道:“你真是自找麻烦,子重在荥阳不是做得挺好,你非要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