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383章 各方弊病(第2页)

鲜卑人的机会,只有等秦国和晋国出问题时才会出现。

好在他们这次守住了河东,这样不管是对关中、河洛,还是关东,燕国还保留了进取的可能性。

若是一口气退回了太原,那留给鲜卑人的空间,就真的很小了。

王凝之返回湖县,找到正在休息的谢玄,“秦军退了,这次算是白忙一场。”

“怎么能说白忙,”谢玄笑道:“姊夫不是同时向慕容垂和桓家示好了。”

王凝之说道:“有什么用,是燕国能投降我,还是桓家愿意交出荆州?”

谢玄摇头道:“姊夫这要求太高了,大家眼下能一道抗秦,这局面已经很不错了。”

王凝之想了下,同意了这一观点,问道:“这次打潼关,有没有什么感想?”

“寻常手段很难拿下,”谢玄无奈道:“地势和关隘相辅相成,围困和强攻都收效甚微,除非出动数倍于守军的大军。”

王凝之嗯了一声,“绕过潼关,经黄河走渭水,沿水路进攻,如何?”

“太依赖天时,不值得去赌,”谢玄答道:“黄河和渭水能通航的时段不多,若是水军过去了,但没有快速拿下关中,那可就回不来了。”

王凝之笑道:“怎么才打了一回,就变如此消极,照你这么说,我岂不是毫无机会?”

“那倒也不是,”谢玄说道:“进入关中,又不是只有潼关这一条道。”

“可对我来说,只有这条道,”王凝之叹道:“没有荆州,进攻峣关对我来说更费劲,丢了汉中,从巴蜀进入关中的通道也被封堵。”

谢玄并不着急,笑道:“那就再等等,总会有机会的。”

王凝之摇摇头,沉默一阵,“明日我就回金墉城的,这边交给你,多关注潼关和蒲阪的动向,有情况随时通知我。”

谢玄应下,“姊夫放心,我会在湖县多带待些时日,等秦、燕两国都撤兵,我再回弘农去。”

“我会奏请朝廷,把弘农和上洛这两个郡都划归雍州,”王凝之说道:“你好好部署下,想任用谁,自己和朝廷说去。”

这是王凝之之前承诺过的,让谢玄可以将部分谢家子弟带出建康,远离那个大染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