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庙寒鸦 作品

第437章 造纸印刷(第2页)

“临时的,”王凝之笑道:“叔父与我进去,一看便知。”

说完他在前面带路,穿过门廊,进入庭院。

院中极为空旷,只挖了一道沟渠,一架水车立于其中,正在水流的带动下吱呀吱呀地转动着,水车伸长的横轴上有四根与轴垂直的短木。

短木随着水车转动,循环敲打着边上的四根木杆,压下、抬起,木杆另一侧是个小锤,一记记地敲打着浸泡在水中的去皮竹竿。

谢安立马认出了此物,问道:“这是杜元凯制作的连机碓?”

“叔父果然见识广博,”王凝之答道:“正是连机碓,不过杜武库是用来舂米,而我用来敲竹竿。”

水车带动碓头的装置,在西汉便已出现,杜预对此进行了改良,可以带动多个碓头进行作业。

“难怪你要选在此地,”谢安恍然道:“是为了引河水穿宅而过。”

王凝之笑着点点头,“我这只是小试牛刀,若是到有大落差的河道处,效果会更好。”

谢安上前几步,看着泡在水中的竹竿,已经被敲打得不成样子。

“虽然不需要人力,但捶打到这个程度,得耗时多久?”

“叔父随我来,”王凝之在前面带路,“造纸所用的竹竿,需先去皮,浸泡,蒸煮和漂洗,敲打已经是制作纸浆的最后一步了。”

他一道道流程给谢安做着介绍,谢安也饶有兴致地观摩完整个造纸的过程,不停地提出疑问。

诸如用石灰池浸泡竹竿这一步,便让他十分惊叹。

这个时期,因为道教的兴盛,炼丹制药十分常见,石灰的用途也早被发掘出来。

小仙翁葛洪,便提出用石灰和草木灰混煮,可以去除黑痣,是为“食肉方”。

方如其名,利用化学反应的产物,腐蚀掉黑痣所在的皮肉。

王凝之很怀疑这个药方的效果,去黑痣是没问题,但搞不好会感染送命,命大的也指不定会留下多大个疤。

参观完一圈,谢安终于看到了成品的竹造纸。

不过一系列繁琐的工艺看下来,最后的成果他并不满意,因为看起来还不如麻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