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重返金墉
王凝之和范宁相对而坐,范泰在下首为两人煮茶。*幻^想!姬\ .埂?芯·罪^全?
如今建康的风气,名士们为了养生,也都慢慢放弃传统的酒和酪,转而饮茶了。
“武子在这太学里好生自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话倒有点意思,”范宁说道:“不过我还是有操心的事,毕竟招这么多学子进来,总得为他们的前途考虑。”
王凝之笑道:“今日过来,正是有些想法要与武子探讨下,看看能否为你分忧。”
范宁拱手道:“愿闻其详。”
“朝廷选才,靠的是各个州郡的中正,这些年推选上来的孝廉和秀才,多是些出身世家的庸才,”王凝之摇摇头,继续说道:“所以我打算在朝廷授官之前,对这些人加以考核,择优录用,余者退回,并追究相应的中正之责。”
范宁点头表示认同,问道:“但这与太学学子有何关系?”
“每年授官的人数有限,中正官推选上来的不堪一用,机会就可以留给各州郡的书院、太学和国子学,但同样需要进行策试。”王凝之解释道:“我会亲自过问此事,保证选拔的公平和公开。”
范宁想了想,觉得不对,“为何不首接让学子和那些孝廉、秀才一起参加策试,而是去争取他们空出来的名额,这还谈何公平?”
王凝之叹了口气,“武子这话是不错,但你也该考虑下我的难处,世家之间互相举荐己非一日,我不能首接断了他们的根基,这事得一步步来。/零/点~看`书? ¨勉*肺_粤`毒¢”
关于九品中正制的问题,王凝之先前也和谢安讨论过,谢安的建议是不要急于求成。
所以王凝之决定不搞一刀切,先对推选上来的世家子弟加以考核,并将结果公布,反正录用多少人、退回多少人,可以由他控制,这样既可以堵住世家的嘴,又可以在世家之间形成竞争。
虽然还是不能保证公平,但比起被世家完全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己经要好上不少了。
范宁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又道:“但我看你这只是权宜之计,世家和寒庶之间,迟早会为名额的事产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