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574章(第2页)
再往里走,便是核心的铸币区。
这里摆放着数台林萧参照后世简易冲压机原理,让张富安组织工匠们打造出来的半机械化铸币机器。
这些机器虽然和后世的精密设备无法相比,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了不得的创造。
工人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将熔炼好的金银铜液倒入特定的模具,有的负责操作机器进行冲压,有的则负责对初步成型的钱币进行打磨和检验。
宋清和在一旁介绍道:“大人,这货币厂目前有工匠三百余人,日夜赶工。我们按照您的吩咐,对所有工匠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并且实行封闭式管理,确保技术和流程不会外泄。”
林萧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环节。
张富安则是一脸兴奋和自豪,他指着一台正在运转的铸币机说道:“大人您看,这台机器,一天就能冲压出上万枚铜钱!银币和金币因为工艺更复杂,产量稍低,但效率也远超传统手工铸造!”
他领着林萧来到一间专门的成品检验室。
房间中央的桌案上,铺着红色的绸布,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三堆崭新的钱币,金光闪闪,银光熠熠,还有红铜特有的温润光泽。
“萧哥,请看!”张富安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枚金币,递到林萧面前。
这金币约有成人拇指盖大小,圆形方孔,入手微沉。
正面是“青麟元宝”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背面则是一幅精美的图案——简化的青山村水车和农田,象征着林萧的根基和民生为本的理念。
林萧接过金币,仔细端详。金币的边缘打磨得十分光滑,字迹图案清晰深刻,成色十足。
“这金币,我们采用了九成八的足金,确保其价值。”张富安解释道,“银币则是九成五的足银,铜币也选用了上好的红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