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语话 作品

第93章 电影工业(下)(第2页)

他突然压低声音,“最绝的是打光,没有电灯就用油灯,用锡纸当反光板,拍出来的画面竟比洋片子还透亮!”

院外传来梆子声,更夫拖着长调经过。将朴望着逐渐黯淡的天色:“那后期制作呢?总不能全靠手工吧?”

“可不就是手工!”苏俊笑着敲了敲烟杆,烟灰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剪辑师得像绣娘,用剪刀把胶片裁开又接上。上个月帮天一公司看片,那剪辑师傅戴着老花镜,在暗房里一坐就是一整天,胶片接头用浆糊粘,错一个镜头,整部片子就成了笑话......”

将朴支着下巴,

目光紧紧追随着苏俊灵活比划的手势。

对方说起话来条理清晰,从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的片场趣闻到默片时代的镜头语法,竟能将报纸边角的只言片语,化作鲜活生动的行业图景,这让他打心底里佩服。

晚风卷着露水漫过青砖地时,金银花架上的月光已淌成碎银。

苏俊忽然敛了笑,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依我看,你那些设备与其啃大制作的硬骨头,不如先试试微电影。”

“微电影?莫不是把电影剪短些?”将朴困惑地摩挲着石桌上的裂纹。

“差得远哩!”

苏俊往前倾身,语调不自觉兴奋起来,"这是门新学问——短,却要短得精巧。”

“好比画扇面,巴掌大的地方,得把山水、人物、故事全装进去。”

“去年我在电影院看《劳工之爱情》,那三十分钟里,从水果摊的机关陷阱到茶楼比武,桩桩件件都能单拎出来当故事讲,可串在一起又严丝合缝,这就是微电影的妙处。”

他抬手在桌面上轻轻叩击:“关键是要抓住‘以小见大’。”

“就像拍弄堂里的家长里短,灶台腾起的热气、晾衣绳晃动的节奏,这些细节凑起来,比拍十场豪门恩怨更戳人心窝。而且......”

苏俊嘴角扬起笑意,“省胶片啊!一卷胶片能拍出别人三卷的效果,在上海滩那些精打细算的片商眼里,这可比什么都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