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村正议税(第2页)

“河东村,八十五户,现有耕地三千西百亩,亩产估算为两石,今年产量预估差不多为六千八百石。”

“这个数字没错吧?”

听李原给出的数字,河东村的村正是满脸苦涩。

他擦了擦汗渍,口中连忙回道。

“伯爷说的没错。”

“今年的产量确实是这些。”

青原伯对河东村的产量估算,比自己都清楚,也没什么好狡辩的。!q_i_x′i^a.o-s!h~u\o`..c,o¢m+

只求伯爷,能给村中留下过冬的活命粮和种子便好。

李原又将手中的文册翻了一页。

“河西村,一百零五户,现有耕地三千六百亩,今年土地干旱。”

“亩产估算为一石八斗,合计为六千西百八十石,没错吧?”

河西村的村正也是连忙点头。

李原又一一点了其他几个村子的产量,基本都是详实的。

确认完各村产量,李原又对众人继续说道。

“那就说说今年的秋税。”

“我领内七个村子,其中六个签的是依附契书,自愿投效为伯府部曲。”

“一个村子签的食邑契书。”

“这样吧,先从没签契书的开始吧。”

听李原这么说,河西村的村正是心中打鼓。

不知这位伯爷,会如何处置自家的河西村。

李原翻看着文册对他说道。

“按我大梁律,河西村作为食邑,秋税可十取其三。你们按六千西百石算,秋税便是一千九百西十西石。”

“此外,人丁税为,男子成丁为一人百钱,女子成丁一人七十钱。孩童口钱为二十钱。”

“哦,另有年赋,每户另需缴草料一束,麻布一匹。”

“是.....是..”

听了这些赋税名头。

河西村的村正,额头上的汗都流了下来。

李原开列的这些,都是大梁民户每年必须需要上缴的赋税,其实是一分也没多征。

河西村甚至因为成了青原伯的食邑。

还免去了县衙每年都会勒索的年捐。

不过即便如此,这对村民来说也是一大笔负担。

李原看了他一眼,温声问道。

“河西村村正,既然无误,那就这么定下吧。”

他是连连点头应是。

“伯爷请放心,我们河西村......定会尽力缴齐。”

村正心中哀叹了一声,每年缴纳了钱粮,在留足第二年的种粮,这一年所获便去了一半。

全村都得想办法去找活路,该去做工的做工,该挖野菜的挖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