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豆 作品

第381章 他居然敢不报(第3页)

胡力的眼神随着张德辉的叙述变得越来越冷峻。他没有打断,只是放在桌下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些。

张德明忍不住补充道。

“而且,小力,动静太大了!我们的人离着十几公里,都能看见,说明火势很大,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扑救。”

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张德明表情凝重,强调着那不同寻常的“感觉”。

张德辉放下茶杯,看向胡力,眼神坦然而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

“小力,你知道,以我们的立场和工作性质,在邻国,保持一定程度的…‘了解’,是职责所在,也是必要的风险管控。这并非不信任,而是…”

微微停顿,张德辉似乎在寻找更合适的词语。

“…一种国际关系中的常态。若非把你当成真正的‘家里人’,今天这些话,我们是绝不会出口的。这本身就已经是逾越了界限。”

胡力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的愠怒,反而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理解但并无温度的笑意。

向后靠进椅背,姿态看似放松,但那紧绷的下颌线却暴露了他的真实情绪。

“张叔,姑父,你们多虑了。”

胡力的声音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安抚的意味。

“‘家里人’在‘外面’放个眼睛耳朵,天经地义。换做是我,也会这么做。”

“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这是国与国之间最基本的‘功课’。你们不说,我也能猜得到几分。我生气的点,根本不在这里。”

胡力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穿透餐厅的空气,仿佛已经看到了正在路上狼狈赶来的吴明伦。

“我生气的是,这么大的动静,这么不寻常的迹象,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老吴!他居然敢不报!”

“还要我通过你们二位‘外人’才知道!这才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才是不可原谅的疏漏!或者…是愚蠢的隐瞒!”

最后几个字,胡力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冰冷的怒意。

张德辉默默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胡力的愤怒点。他当然明白,胡力能坦然接受“家里人”在缅国有眼线,是因为这符合国际关系的逻辑,是“国”与“国”之间的必然。

但吴明伦作为胡力在缅国的最高代理人,隐瞒如此重大的突发事件,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对胡力权威和掌控力的直接挑战和忽视。

可是胡力不能、也无法向张德辉兄弟解释吴明伦的绝对忠诚源于系统,只能把怒火集中在“隐瞒”这件事本身。

张德明则重重叹了口气,搓了搓脸。语气里充满了忧虑。

“唉,小力,你明白就好。我们知道的也就这些了,具体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等老吴来了才能揭开盖子。但愿…别是什么捅破天的大事。”

餐厅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衬得室内气氛更加压抑。

胡力没再说话,只是用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轻响,目光沉沉地盯着餐厅入口的方向,仿佛要用目光把门烧穿。

张德辉端起凉了些的茶,象征性地抿了一口,眼神若有所思。

张德明则显得有些焦躁,不时看看手表,又看看紧闭的大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仿佛凝固了。

精美的菜肴香气隐约从厨房方向飘来,却无人有心思去关注。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十几分钟,也许更久。终于,餐厅厚重的雕花木门被猛地推开,撞在墙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门口,吴明伦气喘吁吁地出现了。他比视频里看起来更加狼狈不堪。

之前一直精心梳理的头发彻底乱了,几缕发丝贴在汗湿的额角。

昂贵的外套皱巴巴地搭在手臂上,里面的白衬衫领口大开,领带歪斜。

那张脸更是憔悴得吓人,眼袋浮肿,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充满了疲惫和一丝怒意。

吴明伦甚至没顾上擦去额头上不断滚落的汗珠,眼神扫过餐厅,最终定格在面沉似水、眼神如冰的胡力身上。

“团…团长!张大使!张武官!”

吴明伦的声音嘶哑干裂,带着明显的颤抖。他几乎是踉跄着扑到餐桌前,顾不上礼仪,双手撑在桌沿才勉强站稳,胸膛剧烈起伏,仿佛刚刚跑完一场马拉松。

胡力缓缓抬起头,身体纹丝未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平静地注视着狼狈不堪的吴明伦,没有愤怒的咆哮,只有一种冰冷的、洞穿一切的审视。

胡力开口,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的刀子,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扎进吴明伦的心里。

“老吴。”

“先坐,喝口水润润嗓子。”

“然后,把你捂了一晚上的东西。”

“原原本本。”

“一字不漏。”

“给我吐出来。”

“就从,泥高县东南角,那场烧了半边天的‘大火’开始。”

胡力的尾音落下,餐厅里只剩下吴明伦粗重的喘息声,以及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