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第2页)

没人怀疑,二十五万大明精锐——其中十万骑军皆是久经沙场的边镇劲旅,十五万步兵里更有三万配备“神威大将军炮”的火器营——再辅以充足到可支撑三年的粮草、军械,足以将帖木儿帝国的河中之地彻底纳入版图。

毕竟,河中地区的价值早已刻入大明各势力的共识:那阿姆河、锡尔河滋养的万顷沃土,足以让百万流民安家立业,解关内人地之困,为户部带来源源不断的赋税;那贯通欧亚的商路,能让江南的丝绸、瓷器直抵君士坦丁堡,让士绅商贾赚得盆满钵满;那连接西域与波斯的战略位置,是文官集团推行教化、武将集团开疆拓土的绝佳支点。

从朝堂到民间,从勋贵到士卒,各方都已看清:拿下河中,文官可添治边政绩,武将能得封侯之赏,流民能获安身之田,商贾能拓通商之途。

这种自上而下的利益共振,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考量,形成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共识——此战,非打不可。

无论是为帝国的长远布局,还是为眼前的实际利益,这场西征都已成为大明上下心照不宣的必然选择,容不得丝毫犹豫与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