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章(第3页)

为此,他们不惜在暗中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甚至不惜对同族晚辈痛下杀手,伊斯坎达的悲剧不过是这场残酷博弈中的一个缩影。

而这种潜藏的内斗,也始终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帖木儿帝国的统治核心之中。

哈里·苏丹同样对皇储之位怀有强烈的渴望,为达目的,他早已暗中布局。他不仅成功争取到了父亲、帖木儿的次子乌马尔·沙伊赫的全力支持,更借此抢下了东征军先锋大军统帅这一关键高位——这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积累战功、树立威信的绝佳舞台。

于是,他带着自己一手培养的班底,以及众多依附于他的支持者,率领先锋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大明。在他看来,此番东征若能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与大明的交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必将极大巩固自己在帖木儿心中的分量,为最终问鼎皇储之位增添决定性的砝码,而这场指向东方的远征,也由此成了他权力棋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乌马尔·沙伊赫虽仅是帖木儿的次子,但在帖木儿帝国,“嫡长子”的身份从未成为继承的硬性门槛——这个帝国的规则向来直白:想成为皇储,靠的不是出身排序,而是实打实的实力与战功。

谁能手握更强的军权、积累更显赫的战绩,谁就能在贵族与将领中赢得更多支持,进而顺理成章地锁定储位。

对乌马尔·沙伊赫而言,这既是压力,也是机会。他不必困于“次子”的身份桎梏,只需在帝国的扩张与治理中展现出足够的能力,便能为自己及支持的子嗣争取到继承权的筹码。

正因如此,他才全力支持儿子哈里·苏丹争夺先锋统帅之位,试图借东征的战功为家族积累资本——毕竟在这个以武力与功业论英雄的帝国里,每一场胜利都是通往权力巅峰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