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战争逼近(第2页)
李信辽州一行,劳累奔波,致身体日渐衰弱。
李信战功赫赫,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已经成为战神一般的人物。
若是此次迎战胡人有什么闪失,那对他们大乾军队的士气是一个重大打击。
“李爱卿忠心为国,朕心甚慰。”
“只是李爱卿如今年事已高,刚镇压了辽州叛军,奔波劳累,当好好歇息一阵才是。”
皇帝赵瀚都这么说了,相当于婉拒了李信的请战。
李信这一次主动站出来请战,也并非真正地想上战场。
自知体力不支,精力衰退,已难再赴战场杀敌。
他只不过是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支持主战派而已。
李信退下后。
户部右侍郎董家全当即跨步而出。
“皇上!”
“镇国公领兵讨伐辽州叛军!”
“二皇子殿下领兵北征胡人部落!”
“这两场战事我大乾动用兵马十余万人,征调民夫二十余万,耗费钱粮无数!”
“若是此次再兴兵与金帐汗国开战,府库将不堪重负。”
“还请皇上三思!”
此言一出,当即就有不少人附和。
“皇上!”
“战事一起,民不聊生!”
当即就有官员大声道:“恳请皇上念及苍生,勿轻易兴兵。”
“是啊!”
“这胡人弓马娴熟,战力彪悍,此战胜负难料!”
“我们没有万全把握前,不能轻易地开启战端。”
“倘若此战胜了,自然皆大欢喜;可一旦战败,难免又要割地赔款,届时,这责任又有谁来一力承担呢?”
“不如派遣使者去金帐汗国,与金帐汗国和谈。”
“”
对于大乾的文官而言,他们是不喜欢打仗的。
打仗就意味着武将们的地位将会迅速上升,会威胁他们的权势。
况且还有不少把持的商号,偷偷地与胡人做生意。
这一旦打仗,生意自然是做不成了。
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文官们一心求和,对于轻易开启战端之事,自是万般不愿。
这让赵瀚颇有一些不满。
他是不甘心当一个守成之君的。
他如今坐稳了皇位,自然也想干出一番丰功伟绩。
从金帐汗国的手里夺回被曾经侵占的土地城池,击败金帐汗国,这才是他想干的事儿。 他让自己的儿子赵英率领兵马去边境和胡人打了一场。
除了试探胡人的虚实外,还有就是让各路兵马磨合一番,为与金帐汗国决战做准备。
二皇子赵英不负众望,打得不错。
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赵瀚胜利的信心。
现在看到文官们再次跳出来想要阻止战事的爆发,赵瀚的脸上闪过不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