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孙权来访!
皖县县衙内,陈登,张辽,张绣三人正在为大批南迁民众的安置问题而焦头烂额。
这绝不是让他们就地为营,发放粮食度日这么简单,涉及民众数量多达数十万人,其中还包含与当地民众和平共处,不损害本地人的利益。
“文远,佑维,我的意思是将这数十万人继续南迁,送往丹阳郡,吴郡等地分别安顿。”
“目前这两个地区急需大量人口恢复生产。”
陈登思来想去,只想到了这个方法,目前庐江郡人口损失不大,要想强制安排这些居民在庐江落户,肯定会引发一系列外来民和土著之间的矛盾。
“我看行!”张绣十分赞同陈登的主意。
但张辽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怕是不妥吧,这些居民可不是难民啊,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携带家产的百姓,我们这么直接将他们安排到更远的丹阳郡,吴郡,岂不是白白耗损他们的家产吗?”
当初秦煊在书信中下令南迁合肥以南地区的居民曾特意提到让百姓们携带一切能变卖的家产。
因此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储蓄的,而还有一大部分是没钱的。
有钱在哪儿都好使,没钱只能听天由命。
“那你的意思呢?”
陈登看张辽否决了自己的提议,心有不悦,但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心平气静地问起了张辽的看法。
“按照我军精锐部队每天饮食标准,给所有人十天的粮食,让他们自行前往想去的地方生存发展。”
“另外有青壮年想要加入徐州军的,我们也欢迎。”
“反正我军如今缴获了相当数量的粮草,另外还有从其他地方运来的,这点消耗根本不算什么。”
张辽作为并州人士,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打过交道,他这套办法就是游牧民族最基本的强者生存,弱者灭亡逻辑。
只不过没那么残忍而已。
“这方法好,我们给足他们十天的粮草,让他们自行前往庐江,丹阳等地发展。”
“这样我军也能继续向扬州其他地区快速进军。”
张绣如是说道。
由于袁术败亡的太快,像那些原本依附于他的会稽,豫章,庐陵三郡纷纷独立,这让陈登三人觉得这是继续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并派出了多支先头部队。
准备下一步对这些地方动兵,并且向秦煊索要增援兵力,光凭这两三万人根本不足以控制那么宽阔的地区。
至于粮草供应,现阶段只能依靠以战养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