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新城(第2页)
尽管已经投放了威力巨大的核子武器,繁殖力惊人的变异体以及地面上不断攻城掠地,扩张控制区的机械人军团,但是对于广阔的整个星球表面而言,在短时间内依旧不足以让数量庞大的“种巢”群落伤筋动骨。
“撒加利”文明耗费了不知多少岁月,一点点打造起来的生物战斗兵器量产星球,岂是蓝星文明随随便便就能够摧毁的。
如果能够引动小行星天体撞击翡翠星的话,用不了几颗就能达成灭世成就,但是大气层外的那些生物太空母舰可不会轻易让这种想法得逞。
这一次来到翡翠星,陈非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生物太空母舰。
在“撒加利”文明祖地所在的恒星系,他积累了不少与生物太空母舰的作战经验。
至少在合体之前,这些生物太空母舰依旧还是有办法可以对付的,所以制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战术,要么让这些生物太空母舰落单,要么在发生合体之前,倾力一击,强行打断合体过程。
只要那些生物太空母舰不合体,那么战斗依旧可以继续,可是对方一旦合体成功,陈非就只能像蓝星主权们那样,不得不放弃翡翠星的基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毕竟可以与合体生物太空母舰一较高下的“种巢”麦克尼只有一位,而且还被拖在了祖地恒星系,不知道多久才能结束那场旷日持久的鏖战。
在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之前,陈非也打定主意在翡翠星尽可能的“薅羊毛”。
通过卫星遥感体系,锁定了翡翠星规模最大的“种巢”。
碧波荡漾,一望无际,千岛林立,如果不是卫星的遥感系统,很难让人相信眼前这一片巨大的湖泊其实是一座存在了不知多久的“种巢”。
碧绿的湖水下方,无数生物成群结队,密密麻麻,甚至还有异常巨大的身影在缓缓游动。
光是这一座“种巢”,每小时爆兵就在百万以上。
这还是被“沙皇plus”爆过后,又迅速恢复过来的恐怖存在,核子武器一击都无法将其彻底毁灭。
第1122章 新城
足足耗费了三天时间,陈非才把来自于蓝星全球各地的厂房等建筑物全部安置完毕。有些生产线不可避免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临时调整,毕竟“亚特兰”的城区规划是固定死的,从一开始就是这么个形状,而且还漂浮在水面上,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必须考虑到一些额外的因素。
随着“生命树”的成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随之指数级增加,“界珠”生命空间大部分区域的气候依旧变化无常,但是大陆板块的地质运动却以肉眼可见的变化迅速趋于稳定,不再是三天两头的山崩地裂和火山喷发,只有时不时的轻微震荡,震心强度往往不超过5级,大多发生在地壳深处,当震波传递到地表和更远距离时,已经不具备多大的破坏力。
这是一个转好的信号,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契机。
大陆板块的地质运动已经无法对城市造成影响,新的城市计划被推上日程,甚至插了个队。
正因为吸取了“亚特兰”的经验,陈非又了一天的时间,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距离“亚特兰”约60公里左右的位置,建立了第二座带有天幕的城市,取名为“兰登”,可把大佬给乐坏了,千古留名有木有。
谁能想到,这只是取名废陈小二玩的词语接龙,下一座城市的名字,将会以“登”字打头,组词soeasy!
唯一不乐意的,估计是“生命空间”的未来学生,地理课上那一连串的接龙城市名到底要闹哪样?!
新城“兰登”的规模大小与“亚特兰”一般无二,“天幕”直径完全一致,毕竟拷贝容易,创新难。
与海面城市“亚特兰”的最大区别,“兰登”是纯粹的陆地城市,因此规划实用面积反而更大,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全金属高楼林立,反而多了不少从蓝星收取回来的钢筋水泥建筑物,而且城市功能定位是种植区,负责提供谷物类和蔬菜类食物。
“亚特兰”如今数十万人口的每日吃喝消耗并不是一个小数字,陈非的“空间烙印”储备虽然足以供应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如果能够自给自足那是最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