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敌国全癫了,十万大军杀一人
时光飞逝,关中当盛!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赵安既安排人在渭河边上利用“船坞法”修建民船,又亲自在关中选址建造兵器坊,还让人大规模开采煤矿。
关中盆地及其周边蕴藏着丰富的煤矿。
吃到了蜂窝煤的甜头后,他准备更进一步,让煤炭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方面售卖煤块和煤饼,让百姓拿去当燃料使用,避免大肆砍伐林木。
另外一方面则是大量制造和囤积蜂窝煤,准备秋冬供给。
如今他治下的疆土都是在北方。
蜂窝煤势必会成为百姓防寒取暖的不二选择。
而随着各地的煤矿都开采起来,他们肯定也能用得起。
不过在关中兵器坊,他还推出了焦炭。
这是一种将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干馏制成焦炭的技术。
它要比原煤更耐烧,强度更高,含硫杂质更少,特别适合用作大型高炉炼铁的燃料,能够极大地提升冶炼的效率和生铁的质量。
打造出的兵器和甲胄的质量自然也要更胜一筹。
兵器坊的一些能工巧匠对此术都是欣喜若狂。
可对于赵安来说,这只是他在这个时代利用煤炭的一环而已。
现在他治下疆土的煤炭储量可谓惊人。
这玩意又被誉为“工业的粮食”。
如果不充分利用,那简直就是暴遣天物。
这里的人主要将它用来取暖和冶炼。
其实还可以烧制陶瓷、砖瓦、石灰,并且煮盐(熬卤)。
用原料磨制煤精装饰品也没问题。
赵安是尽可能地开拓自己的思路,只要能用上煤炭的,那就都用。
离开关中,重回陇右后,他又把个人精力放在了渡口修葺,开发银矿和铜矿上。
当然,夜晚的精力主要被圣姑给霸占了。
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她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赵安自然也乐得枪出如龙,寻幽探秘。
遗憾的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带着她一起去颠。
好饭不怕晚。
好事不怕干。
那就再等等!
而且他还有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要做呢。
这日,月黑风高。
一批货物悄然运到了营寨中。
赵安立即让随行的兵马打开货物,都给装备上。
当看到都是梅花袖箭、连弩、开元弓、神臂弓等利器,箭矢之上好像还淬了剧毒之后,水沁压低声音道:“冤家,这是要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