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天子门生,见性成佛(第2页)
“……”
场间瞬时人声鼎沸。
百姓纷纷喝彩。
群臣交口称赞。
三教之人也都很信服。
说得可真好啊!
中原人喜欢讲“三教九流”。
皇甫极看到的是三教,想要利用的也是三教。
赵安看到的却是法家、农家、墨家、阴阳家等的所有流派,为的也是他们的争鸣与齐放。
这等格局远不是皇甫极能够相比的。
倘若做到,那注定是一个让他们神往已久的治世!
赵安等了好一会儿,待场间逐渐平息下来,继续道:“当然,说得再好,也要落到实处,不然便是空谈误国!”
“如今年关已近,本王和殿下决定,恢复科举取士,明年举行‘秋闱’,数月后便是‘春闱’,而且将在会试后增加‘殿试’,由本王和殿下出题考问会试中选者,确定最终中榜的进士并授予官职!还有,开设‘武举’,选拔更多将才!”
天下大乱后,人心浮动。
儒生们没事干,也就开始“找事”了。
既如此,那么便让他们统统收心备考去。
而且他不仅恢复科举取士,还增加了历代都没有的殿试,谁还有脸说他想要铲除儒教?
这么做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
那便是以往中榜之人都是不言自明地将自己归于儒教。
有了殿试后,他们都成了“天子门生”。
这种身份上的转变,有利于削弱儒教对朝堂的影响,同时给法家、农家、墨家等的弟子提供更多参与政事的机会。
这个时空同样发生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来还被一些大儒强化,导致文臣皆出儒教的局面。
对于天下治理而言,弊端显而易见。
文臣和前来参加盛会的大儒尚未琢磨出这些,他们都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终于盼来了……
还更进一步!
太好了!
说实话,赵安才华惊世,对天下文坛的掌控太强了。
原本大而不能倒的儒教在他面前似乎不堪一击。
他们真的担心他哪怕不铲除儒教,也会做点什么。
现在看来,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萧宁冲着赵安会心一笑,补充道:“并肩王能征善战,相信天下很快便会复归一统,朝廷也正值用人之际,所以本宫和并肩王商议,会将中榜的进士人数扩充五倍!这可是数百年来未有之事,还望天下学子用心备考,金榜题名,为国效力!”
“殿下圣明!并肩王圣明!”
文臣们嘴角都要裂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