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九道 作品

第333章 君子之泽(第2页)

未曾想,他们竟把朝廷的恩典当作自家祖传之物。

他们尽享朝廷优待,接受百姓土地投献,坐拥良田无数,家财丰厚,却不愿为朝廷出力。

如今,温体仁、杨林与郭允厚已将部分带头聚众闹事的学子和士绅,革除功名,抄没家产,举族发配辽东充军。

山西巡抚乔允升则将带头闹事者革去功名,贬为白身,同时追缴二十年赋税,并准备举族流放琼州。

朕觉得这两种处置方式都很好。

‘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既然他们忘了这份恩典从何而来,朕就要让他们明白,这恩典又是如何失去的。”

朱由校言语间透着彻骨的冰冷,显然这位平素性格温和的天子,此刻是真的动了雷霆之怒。

在场一众大佬听完,不禁暗自叹息。

心想这群北方的学子和士绅怎如此不识时务,没看到如今的局势,江南的东林书院都已被夷为平地,他们还敢在这个节骨眼上与朝廷作对,这不就像在厕所里打灯笼——找“死”嘛!

最后,内阁首辅孙承宗率先站出来发言:“启禀陛下,这些学子、士绅不愿入朝为官,抗拒朝廷诏令,此前我们虽有所预料,但如今他们愈发张狂,竟敢公然打砸官府、聚众闹事。

老臣以为,事已至此,朝廷必须拿出决心与魄力,将这些聚众闹事之人尽数镇压,同时让天下臣民都明白,朝廷既能给予他们恩典,同样也能收回。

老臣恳请陛下准许,由老臣率领兵马巡视北方诸省,镇压聚众闹事的学子和士绅。”

在场众人听闻,皆沉默不语。

眼下这情形,孙承宗提出的处理意见确实最为合适。

毕竟朝廷正在推行各项改革,若此次低头退让,这些人必定变本加厉、更加嚣张,届时朝廷的各项改革举措怕是都要付诸东流。

听到孙承宗自告奋勇,朱由校沉默片刻后,缓缓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五军都督府左军左都督陈策,开口说道:“陈爱卿,那就麻烦你从京营点起两万兵马,随孙师傅一同前往。”

陈策赶忙站起身,恭敬地躬身领命。

就在这时,朱由校神情庄重,再次开口:“自古各朝变法,无不历经流血才获成功,国家唯有如此,方可浴火重生。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得不从权。

一家哭总好过家家哭,贪官士绅哭,强过百姓哭。

朕赐孙师傅尚方宝剑,遇事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朕就不信两万大军,加两路钦差、两把尚方宝剑,还压不住这些聚众闹事之人!”

在场众人听后,心中一震。

他们没想到,这位年轻天子竟有如此决心与魄力,直接挑明改革变法之事。

虽说朝廷如今正在推行各项政策,但没人敢公然提及“改革变法”,毕竟这意味着打破旧制、建立新秩序,稍有不慎就会国破家亡、生灵涂炭。

如今朱由校坦言此事,表明了决心,众人不禁心生敬意,觉得这样的帝王才能引领大明走向盛世。

随后,众人纷纷躬身行礼,齐声道:“臣等誓死追随陛下!”

朱由校点头,转头对孙承宗说:“孙师傅,事不宜迟,明日你与陈爱卿就领兵出发。”

孙承宗躬身应道:“老臣遵旨,陛下放心,老臣定平息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