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九道 作品

第353章 登基称帝(第2页)

与此同时,身在兖州的徐鸿儒等得不耐烦了,多次派人催促,让张文和与王元龙尽快把登基诏书带回去。

张文和收到消息后,暗自骂道:“这徐鸿儒真是想当皇帝想疯了!”

但此刻身在白莲教,他也不得不听从徐鸿儒的命令。

可如今衍圣公孔胤植还在孔府,按照他之前制定的计划,又不能强攻孔府。

于是,张文和看着站在孔府门外喊得正起劲儿的孔尚印和孔尚德二人,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他随即让人把这两个老家伙带了回来,要求二人模仿孔胤植的笔迹,各自写一篇劝谏徐鸿儒登基称帝的诏书。

二人听闻,当场吓得一哆嗦。见两人愣着不说话,张文和直接从身旁护卫腰间拔出长刀,自顾自欣赏起来。

雪白的刀光映照在二人脸上,他们又惊又怕,赶忙表示:“不就是写登基诏书嘛,这事儿简单,手到擒来!”

说罢,二人立刻挥笔疾书,很快就写出两份诏书,落款皆为孔胤植。

张文和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安排人手,将两份诏书以及部分加入白莲军的孔府子弟,一同给徐鸿儒送了回去。

此时,孔府中的孔胤植站在高墙之上,望向孔府大门外的孔家子弟,气得浑身发抖。

照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不出十天半个月,恐怕门外的孔氏族人数量都要超过府内了。

随着张文和围而不攻策略的持续,孔府内的粮食日益减少,人心惶惶。

毕竟孔府里除了孔氏族人,还有5000家丁,粮草消耗是个巨大的数目。

为此,孔氏祠堂内各房族老整日争吵不休,孔胤植对此也毫无办法。

若让众人直接冲出去与白莲叛军决一死战,恐怕没几个人愿意。

可再这样耗下去,孔府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于是,又有族老提议:要不干脆就站队白莲教,公开表明立场,破罐子破摔算了,不然继续这样下去,大家都得被困死在孔府里。

这时,又有族老立刻开口反驳:“绝不可能!

白莲教如今看似声势浩大,可也仅仅局限于山东境内。

大明坐拥两京一十三省,兵力百万,还有北方九边的精锐之师以及京营的数十万大军,白莲教拿什么跟大明抗衡?

说到底,白莲教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连山东都没能完全拿下。

倘若此时咱们孔府站队白莲教,必定会深受其累。”

在场众人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可让他们就这样坐着等死,显然也不现实。

孔胤植深知,到了这个时候,自己必须站出来说几句,不然光是内部争斗,就足以将整个孔府彻底搞垮。

只见他咳嗽两声,开口说道:“各位叔祖,叔伯,如今咱们被白莲叛贼围困,这只是暂时的困境。

毕竟咱们身为堂堂圣人之后,是朝廷册封的衍圣公,传承已有数百年,更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领袖,朝廷定然不会坐视不管。

先前朝廷派兵增援,却被白莲叛军击退,究其根本,是因为九边的兵马朝廷不能随意调动,京营的兵马又在西南平叛。

但前不久有消息传来,如今平定西南的人马也已班师回朝,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返回京师。

到那时,朝廷必定会派遣京营将士进入山东,剿灭白莲反贼。

只要咱们再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安然度过此劫。

在此,本宫要奉劝各位,千万不要学孔尚印、孔尚德那两个吃里扒外、数典忘祖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