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九道 作品

第386章 京城四大狠人

“兄弟们,今日加更一章?w?”

朱由校接着说:“朕原本打算内阁增至五人,可郭允厚中途出岔子了。

温体仁倒是可以提拔入阁,他年轻有为,又立下不少功劳,最重要的是自己人。”

江宁点点头,说:“老温这段时间尽心尽力,确实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也的确该更进一步了。”

朱由校又道:“大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翰林不得入阁。

孙师傅是父皇和朕的老师,两朝帝师,还曾任翰林院修撰,入阁理所当然。

袁爱卿为官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民间素有‘袁青天’之称,入阁也说得过去。

薛爱卿虽不是翰林出身,但当初因你的举荐,朕为了压制东林党,才破格提拔他入阁,他也没辜负你的举荐,处理政务兢兢业业,井井有条。

温体仁曾任翰林院编修,才华出众,处理政务能力也强,入阁十分合适。

但如今朝廷中曾在翰林院任职的官员,大多能力一般,不足以进入内阁,所以还缺一人,你帮朕想想办法。”

江宁思索片刻,开口道:“陛下,臣觉得‘非翰林不得入阁’这条规矩可以废除。

所谓‘非翰林不得入阁’,实际上是文官为了抬高自己身价。

毕竟‘非进士,不得入翰林’,翰林院原本是天子近臣、心腹任职之所。

但这么多年下来,翰林院早已变味,更像是个镀金的地方,只要是进士出身的官员,都能进去待上一阵,给自己增添履历。

但比起辅佐陛下处理政务,臣认为在各省担任封疆大吏的官员更为合适。

就拿各地巡抚来说,他们治理一省,要处理多少繁杂政务,积累的经验无比珍贵。

要是今后改为‘非封疆不得入阁’,那以后内阁人选都有在地方担任封疆大吏的经历,辅佐陛下处理政务岂不是更加得心应手?”

朱由校听后,仔细思考了一番,点头道:“江兄,你说得太对了。

翰林院出身的官员,也就身价高些,但论处理政务的能力,和地方封疆大吏相比,确实差了些。

今后确实可以改成‘非封疆不得入阁’。

但这最后一人选,你再给朕推荐推荐。”

江宁一阵无语,只好在脑海中仔细思索。

突然,他想起天津巡抚朱童蒙,这家伙在天津干得风生水起,如今天津港口商船往来不断,已成为国库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可见朱童蒙能力不俗。

于是开口道:“启禀陛下,臣举荐天津巡抚朱童蒙。”

朱由校听后点点头,说:“朱童蒙倒是个合适的人选,他在天津的政绩相当不错。

那就这么定了,温体仁、朱童蒙入阁辅佐朕处理政务。

不过天津巡抚由谁来担任呢?”

江宁翻了个白眼,说:“要不就让顺天府尹黄道周去担任吧。

这位黄大人在顺天府尹任上干了一年,他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朱由校点头,刚要开口,江宁赶忙说道:“陛下,顺天府尹的人选,您还是和内阁几位阁老商议吧,毕竟臣是武将,对文官任免不太合适发表意见。”

朱由校尴尬地点点头,说:“江兄辛苦了。

那你再给朕说说刑部尚书的人选。”

江宁彻底无语了,又琢磨起来。

忽然想起前段时间温体仁向自己提及的南京礼部右侍郎魏广微。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魏广微与顾炳谦在老魏的扶持下把持内阁,还曾和老魏有过一段蜜月期。

但后来老魏与东林党争斗激烈,老魏急眼了要大开杀戒,魏广微赶忙劝阻,认为对付东林党不能过于激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